2009年,浙江省种苗花卉种植面积为156.5万亩,产值却高达93.8亿元,亩均产值为5994元,位居全省种植业首位。今年上半年,浙江种苗花卉业又是一派红火景象,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数字的背后,传递出的是浙江省坚持不懈大力发展培育良种壮苗的结果。
多年来,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紧紧围绕林业建设的中心任务,不断创新种苗基础事业、行业管理和产业建设思路,在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林木良种的开发与推广、容器苗生产与推广、种苗花卉产业引导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林业种苗各条战线的工作全面开花。
深入贯彻落实《种子法》大力推进依法治种进程
自2000年《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浙江出台了《浙江省实施〈种子法〉办法》、《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工作规则》、《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标准》等一系列配套规章和办法,依法建立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林木品种审定制度、林木种子检验制度、林木种子档案制度、林木种子标签制度和林木种苗质量抽检制度。全省共有9个市及33个县(市、区)成立了林业种苗管理机构。全省累计发放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1.6万多份,发证总数居全国第一。全省先后制订修订了《林木种子质量等级》等5个浙江省林木种苗地方标准。同时,浙江不断强化种苗质量监管,近5年全省种苗质量抽检合格率均超过98%。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促进林木种苗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开展全省林木种质资源清查,构建3个层次的林木种质资源保育体系,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成果已开始显现。全省共收集保存各类人工林木种质资源10813份,建立种质资源库2000多亩。淳安马尾松育种园、安吉竹种园、金华山茶物种园首批入选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杉木、湿地松、茶花等种质资源库是目前国内研发水平最高的新品种创制平台之一;山核桃、香榧、杨梅等浙江特色经济树种的种质资源库也已建立,研究和开发水平不断深入。
强化良种选育审定工作提高林木良种推广效益
全省先后选育出林木良种323个,数量居全国第一。杉木、马尾松多世代改良已达到2—3代种子园水平,选育出的高世代良种和优良无性系增益达40%—50%。油桐、油茶、乌桕、板栗、柿等木本粮油树种育种水平国内领先,茶花、桂花、玉兰等传统名花新品种选育进程明显加快。国外绿化苗木优新品种引种驯化成效显著,2004年以来,仅红叶石楠一个品种就给整个产业新增了60亿元的产值。全省共建成6个国家重点基地、9个省重点基地、13个地方与社会办的良种基地,总建设面积达2.6万余亩。全省累计生产林木良种82万余公斤,良种推广造林1800多万亩,因良种遗传增益而增加的经济效益超过160亿元,商品林良种使用率超过80%。全省杉木种子园建设投入产出比达1:180.7。
狠抓种苗生产供应保障林业建设种苗需求
浙江省在种子生产供应上,建立和完善了计划、生产、贮备、检验、供应“五统一”机制,全省按照“五统一”方式供应的林木种子占林业重点工程育苗造林用种量的85%以上。全省每年贮备种子近万公斤,年调剂供应种子为3万公斤—4万公斤。
在苗木培育与调剂上,浙江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订单育苗为基础、调控苗圃为缓冲、苗木调剂为补充的林业工程造林苗木保障体系。以容器苗为主的苗木培育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2008年,浙江省启动了“千万珍贵树木发展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向全省赠送1000万株珍贵树种容器苗。目前全省年培育容器苗3.5亿株,重点林业工程容器苗使用率已超过50%。林业容器育苗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从黄心土塑料袋育苗过渡到指型管、穴盘育苗,再发展到无仿布网袋育苗;从单项技术应用到设施栽培技术、芽苗移栽技术、基质生产技术、施肥(缓释肥、叶面肥)技术等配套技术集成推广;从培育容器小苗为主到绿化苗木的容器化栽培,容器育苗技术得到革命性的发展。浙江省容器育苗正逐步向着规模化、工厂化、专业化、标准化、订单化方向发展。
推荐阅读:
温州:“袋子”育出的乡土苗木将上路
靠山镇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
谭大成:抢救濒危植物七年
浙江金华盆栽佛手部分企业突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