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经营之道More...
·长沟村村民傍着“花园”住(图)..
·“移栽二年,净赚一百万”
·“流金淌银”待可期
·山东梁山“计生花卉”产业火红一..
·园林绿化十二项目有序推进
·庐江农商联手共筑“绿色致富平台..
·太原:晋源区古城营的苗木花卉“..
·明溪红豆杉走多元经营之路 苗木变..
·一个山区贫困县走出的生态福民路..
·苗木经纪人联席会“把脉”安地桂..
第一桶金More...
·枝江农民夫妇 花花草草“种”出千..
·离婚少妇闯上海 1.2元创业起家
·200元买花种起家 成“花卉之乡”..
·徐金永 金鹰鸽:创业梦想开出一片..
·周正东:在创业的天空飞翔
·郑黎军:退伍军人致力圆起绿色梦..
·罗金翠:走出传统的花卉创业者
·谢小平:80后村官用金银花为村民..
·“泥腿子”朱新建的创业路
·刘展伟:弃教务农种苗致富的大学..
经典案例More...
·六盘山下兴起花卉产业
·绍兴花农:春兰春节开花吐香
·绿色庭院妆扮罗店乡村美景
·万亩花卉精品博览园带动潢川苗木..
·江北花卉看青州 青州花卉越开越红..
·临安“森林硅谷”:一个诗意的高..
·打造农民增收致富平台(图)
·金华花木产业成农村经济新增长点..
·鸡西市涉林产业产值超10亿
·麒麟镇实施党员创业“金字塔”带..
  园林商人首页 >> 前车之鉴 >> 正文
社会养菊基本停滞 “菊城”德州遭名不副实尴尬
来源:齐鲁晚报  日期:2010-10-19

社会养菊基本停滞 “菊城”德州遭名不副实尴尬

蔡松年在修理菊花。

    德州市以菊花为市花,号称菊城,但记者采访了解到,2000年以来,德州市目前仅剩下一家规模化养菊基地,占地仅有3亩多,最多可种植3000多盆菊花,基地的养花工人也只有1个,“菊城”养菊陷入尴尬。

    社会养菊目前基本停滞

    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内,东方红东路的最东头北侧,一处不起眼的小路透过浓密的路边绿化带,指引着记者来到了位于绿化带后面的德州市园林处东苗圃菊花培育基地。

    “现在,德州市范围内就剩下这最后一家菊花培育基地了。虽然基地占地80多亩,但从2000年以来,实际用于养花的苗圃也就只有3亩多地了,最多能养3000多盆。而2000年以前,德州市菊花的种植最高峰在2万多盆。”14日上午,德州市园林处东苗圃菊花培育基地的蔡松年告诉记者。

    据了解,自1981年至2000年,德州市举办市内菊展18届,参展菊花达54万盆。其中第一届至第十七届的参展单位大都是由市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指定的,主要由市直机关和国有企业组成,“当时人们养菊爱菊的热情比较高涨,短时间内,就由第一届菊展的2000多盆发展到第十七届的2万多盆,特别是第18届德州市菊花展改由新成立的德州市花卉产业领导小组负责,将参展单位由市区单位及近郊花农延伸到各个县市区,使菊展规模达到顶峰。”德州市园林处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然而,2000年后,一些养菊大户特别是国有企业因机制或其他问题在运营上陷入困境,没有精力再培育菊花,使菊展工作受到了影响。

    继第18届菊展之后,一年一度的德州市菊展停办了。加上2000年菊展的相关资金补助没有到位,极大地挫伤了养菊单位和菊农的积极性,原有的育菊人员纷纷转行,社会养菊活动基本陷入停滞。

    蔡松年:

    担心养菊“后继无人”

    “这是我们基地唯一一个养花的工人了。再过两年,他退休了,以后谁来养花?这可是个难题。”德州市园林处副主任杨立华指着面前的养花工人蔡松年,略显无奈地告诉记者。

    “我本来前年就可以办理内退的,但现在没有接班的,所以领导让我等到60岁时正式退休,其实挺担心后继无人的。”到年底就满58周岁的蔡松年向记者表示。

    蔡松年1971年来德州市园林处工作,从1975年开始养菊花,从第三届中国菊花展开始,由他种植的菊花都代表德州市园林处出现在历届的评比中,并获得了多个一等奖。

    “菊花好养活,可是要想养好就难了。你要天天盯着它,不像种大树,种上就不用管了,这个刮风下雨都要来看着。况且,由于从菊苗到成菊,需要一年的时间来照料,没有大‘钱途’,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行。”干了30来年菊花养育工作的蔡松年苦笑着说。

    当记者问起,退休回家后,在家里还养不养菊花时,蔡松年笑着说:“也该休息一下了,养花挺累的。”不过,蔡松年随后表示,如果单位需要,退休后还是会尽力照顾好苗圃的。

推荐阅读:

潘海洪:带群众改造荒山 绿色银行林木值千万

临安村民: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麒麟镇实施党员创业“金字塔”带富工程

王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里五百亩百合种球下土

编辑: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