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在贵州正康公司建立的丹寨种苗基地里锄草,这里的育苗采用扦插繁育技术,比传统的嫁接方式缩短近一半的出苗时间。
迎着10月飒爽的秋风,丹寨县中药材产业办副主任王文江又一次带着技术员上了山,虽然今年的金银花已过了收获期,但全县已达7809亩的金银花种植面积,需要他们做的事仍很多,枝条修剪、培肥、锄草、防治病虫害等都少不了他们这些技术员在一旁指点。
行走在丹寨县的山山岭岭,山坡上成片金银花树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从2001年尝试引种,到如今发展种植面积达7809亩,涉及农户6616户,小小金银花“开”出富民新路,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新途径。据统计,到2010年,丹寨金银花可采面积已达4000多亩,今年鲜花产量达11万公斤,产值110万元,远销山东、广东、广西等地,并涌现出了年收入上5万元、10万元的种植大户。
然而,金银花产业发展在丹寨县并非顺风顺水。2006年以前,丹寨金银花的推广种植是结合“退耕还林”项目进行的,推广方式犹如“撒胡椒面”,很多种植户只有几分地的种植面积。种植面积分散,涉及农户多,管理不到位,再加上补助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种植户的积极性不高,致使金银花植株老化严重、病虫害高、产量低。
从2006年开始,丹寨县加大了金银花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把金银花列入了全县“产业富民”项目之一,并相继成立了中药材金银花产业化实施领导小组、技术实施小组、种苗培育和采购工作组,不仅有专门机构研究、决定金银花基地建设、市场销售、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问题,还有专人负责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种苗培育和种苗采购等工作。
为激发种植户的积极性,丹寨县近3年来每年从县财政中挤出资金100多万元,对种植农户进行补助。县中药材产业办副主任王文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新建金银花种植基地第一年由县财政补助种苗款,按照1亩地种150株金银花,1株苗6元计算,农民新种1亩金银花得苗款900元,另外还将补助专用化肥每亩80元,病虫害专用农药每亩20元,连补3年,对整地和植苗经验收合格的,还将由地方财政一次性补助每亩400元,共计新建每亩能得各项补助1440元。
推荐阅读:
重庆一村村民狂挖奇石 破坏山林留下滑坡隐患
广州:筹建11年社区公园竟成菜园 何日建成无定数
万亩花卉精品博览园带动潢川苗木产业升级
山东梁山“计生花卉”产业火红一片(图)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