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精神报告会现场。王龙摄
塞罕坝林海。
塞罕坝美景。王龙摄
曾荣获2007年度感动河北集体人物的——塞罕坝造林人,几十年如一日,卧冰爬雪、不畏险阻、艰苦创业,将一片荒原变成百万亩林海,创造了全国林业建设史上的奇迹。今年6月,国家林业局局长在考察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时将塞罕坝人誉为林业系统的“大庆人”和“大寨人”,作为我国林业行业的一份宝贵财富——“塞罕坝精神”——如今已成为林业占线的一面旗,激励着所有林业人为守护、增添更多的绿色而努力。
荒原边绿洲
通过卫星遥感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北纬42o02’至42o36’、东经116o51’至117o39’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河北省最北部,有一处集中连片的绿色与周边灰黄色相连的地区。当时针自300年前清王朝在此设立的“木兰围场”开始转动,色度的变化记录着人与自然的一段值得我们反思与敬畏的历史。
这处名为“塞罕坝”的地方,寓意为“美丽的高岭”。清初,康熙于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开围放垦,从此森林遭到砍伐,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始森林荡然无存,美丽的高岭变成了白沙弥天、林木稀疏的茫茫塞外荒原。
1962年,原林业部决定在这片荒原上建立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
1962年,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42名工人,首先在这里立下了恢复森林、重涂一片绿的理想。也许来此之前他们从未听说这块荒无人烟的塞外高原。塞罕坝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平均海拔1500多米,降雨少、低温、多风,无霜期年均仅为62天,年积雪长达7个多月的高寒气候,荒原上的树苗能否经得起风雨,让人怀疑。
建场之初,创业者们以“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实际行动开始了创业历程,吃的是全麸黑莜面,酸菜、土豆和咸菜是他们最好的副食;住的是干打垒和土石结构的草房。造林季节,创业者们几十天吃住在野外。由于当时正是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粮食奇缺,创业者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边造林一边种粮,既解决了吃饭问题,又保证了林业生产。
正是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队伍,在与世隔绝的生存环境中,在无数次的失败以及一场场的自然灾害中,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摸索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育苗和造林全套技术,填补了国内林业生产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
推荐阅读:
“十二五”吉林省林业总产值将达1400亿
大学生当起专业“花木保姆”
“洋花”生根津南 荷兰竹芋两节热销
浙江省清查森林资源 年产生态功能总值近3559亿元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