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80年代初,胡吉主与妻子夏秀桃对廖家村108座荒山充满了希望。李保/图
湖南省安化县廖家村,一对老年夫妻自1961年以来,整日深山垦荒,49年间植树1.5万亩。丈夫胡吉主年已80岁,妻子夏秀桃67岁。他们仍然坚守着那份信念。
新婚之夜,为万亩荒山谋未来
胡吉主和夏秀桃都出生在至今仍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工作县”的安化县。他们居住的廖家村,平均海拔达1500米,108座山头阻挡了他们与外界的沟通,就连抬着木头下山去换点油盐都要步行几十公里山路。上世纪50年代末,廖家村遭遇了山洪席卷,整个村庄陷入了困境,家园满目疮痍,部分廖家村人开始投亲靠友,举家迁徙。
就在这种情况下,1961年农历四月初三,夏秀桃与胡吉主结成夫妻。新婚之夜,胡吉主对妻子道出了对廖家山的忧虑:“这林木都砍光了,开田又遭水冲,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呢?”“怎么过?还不靠山。平地好起屋,塘中好养鱼,山里呀就该栽树。”
栽树?对呀,何不栽树呢!胡吉主眼前一亮。说干就干,夫妻俩在鸡叫头遍时便拟出了108座荒山的造林规划。就这样,一对年轻夫妻在新婚之夜描绘出改变家乡穷山恶水的最初蓝图。
造林路上,钢铁意志惊天地
婚后第二天早晨,这对年轻人就携手爬上廖家村群山的最高峰——海拔1800余米的辰山。他们要数点一下108座山峰,要试图装点1万多亩的山地。从此,他们每天都是点着火把上山,举着火把下山。叮叮当当的铁锄撞击岩石的声音,在山谷间回响。
最艰难的时候是在廖家山冰冻期间。千米高山上,寒风呼啸,汗水冻成冰,衣服凝固在身上如同盔甲。更糟的是,山坡上结了厚厚的冰溜,人难以立足。胡吉主夫妇焦虑万分,这样下去,这些山坡何年何月才能变绿?后来,他们想出一个办法:将锄头的柄砍短,再到铁匠铺中特制了两双铁齿钉鞋。短锄柄更好把握,铁鞋底下的“齿牙”可以防滑。就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也从未间断过垦荒。
坚持造林,两次忍受丧子痛
1962年,胡吉主夫妇有了一个男孩,起名“牛伢仔”。儿子生下来不到一个月,夏秀桃又随着丈夫上山去了。夫妻俩轮流将孩子背在背上垦荒,或者在山坡上寻块平整些的地方铺上蓑衣,将孩子放在上面,再用布条一头系着孩子,一头系在附近的树上。儿子就这样在风吹日晒下长到了1岁多。
1963年夏,就在儿子长得虎头虎脑、能开口叫人时,山上过于强烈的阳光把他晒出病来,孩子一直哭闹。胡吉主夫妇因为忙于垦荒,对儿子未多加注意。就这样,哭闹了几日的孩子离开了人世。
1年之后,夏秀桃又生下了一个女儿。白天,夫妻俩不敢再将孩子带出去日晒雨淋了,而是将她放在家中的摇篮里。一天中午,劳作了大半天的夏秀桃回家喂女儿,一打开门,出现在她眼前的又是一幕惨剧:女儿从摇篮中爬到取暖的火坑边,而火坑里还有没熄灭的炭火!女儿脸上乌黑一片,全身严重烫伤。夏秀桃一边哭一边抱着昏迷的女儿下山往卫生院跑。但是,一切都晚了。她和丈夫再次承受了失子之痛。
自那以后,由于没日没夜的过度劳作,胡吉主夫妻再也没有要孩子。
推荐阅读:
史大平:视绿化奖章为最高荣誉
陈建春:有谋略的苗木经营者
伍湘中:湖南隆回的“金银花王”
陈生珍:推动绿色生态工程 带动百姓致富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