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水蜜桃销售的旺季已过,但是龙泉驿区川果果业总经理王周明依然忙得不亦乐乎——每天都有10多吨饱满红润的水蜜桃要经过田间采摘、检验后,空运到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为了完成庞大的采购量,每天选桃、装箱的工人就有30多人,为了坚持对水蜜桃采摘、运输各个环节亲自把关,王周明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龙泉水蜜桃在全国都受欢迎,我们不能辜负了消费者的期待。”王周明将龙泉水蜜桃的畅销归结为两块金字招牌的巨大影响力——国家工商总局“产地证明商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地理标志,“有了‘双标志’的保护,龙泉水蜜桃也就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品牌奥运世博专供水蜜桃
“没有水蜜桃的蓬勃发展,也许我现在还是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十多年前,大批广东等地的商人来到龙泉驿区收购水蜜桃,王周明成了他们手下的工人。
干中学,学中干,慢慢地,王周明领悟到水蜜桃营销的诀窍。从2001年,他开始包机发售水蜜桃,如今已与国航、川航、东航等多家航空公司签订了合同,通过这些航空公司的班机,早上摘的桃子,当晚就能摆上目标城市超市货架。
“我们龙泉还利用每年举办的成都国际桃花节、农博会、采摘节、深圳龙泉水果推荐、大型农超对接等活动,推广‘龙泉驿’牌商标,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营销、统一开拓市场,在全省、全国唱响‘龙泉驿’牌水果。”王周明感激地说,区委、区政府搭建的平台,让龙泉水蜜桃畅销海内外,在这样的平台上,王周明有幸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专供优质的龙泉水蜜桃。
在龙泉驿区,优质的水蜜桃成就了一大批王周明这样的水果营销大户。以王周明为例,每年仅水蜜桃的销量就达4000多吨,生意做大了的他,还代理起蒲江猕猴桃的销售。
龙泉驿区农发局有关负责人称,龙泉的桃子约5%被空运到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约40%通过空运、陆运等销往北京、上海等沿海城市和甘肃、新疆等地;约50%主要销往成都等省内城市。
品质全区掀起“有机”革命
郁郁葱葱的桃林间,不时可以看见悬挂着的黄色粘板和三角形纸盒。柏合镇长松村果农曾国财喜上眉梢,“这都靠‘绿色防控技术’帮了大忙。”
去年,龙泉驿区农村发展局曾经在长松村做过对比试验。采用“黄板”、“杀虫灯”、“性诱剂”、“捕食螨”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桃园,桃树病虫害率明显低于化学农药防治区。
推广“绿色防控”措施,仅仅是龙泉水蜜桃注重质量安全、迈向果品高端的一个缩影。海拔800多米的龙泉山深处,一个栖身于群山之中,四周被大片天然林环绕的有机桃园,已于去年进入了有机转换期。
引领龙泉水蜜桃未来发展方向的有机桃园,由省农科院和柏合镇长松果业合作社联合建设。从企业购买有机肥,每亩果园施用500-1000公斤,让板结的土壤变得松软;采用最新的长枝修剪技术,恢复树势,让桃树的枝丫通风透光,枝条长得更加粗壮……省农科院专家亲临龙泉,指导果农种植有机水蜜桃,让该区在GAP认证之后,掀起了一场“有机”革命。目前,在建有机桃生产基地2家,面积达2600亩。在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指导下,该区还开建了4000亩水蜜桃出口示范基地,专供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改变零散出口的现状,向规模化发展。
品种150余种桃将“本地化”
日本的松山桃、意大利的油桃……在柏合镇一块面积24亩的土地上,生长着来自全球各地的几十种桃树。桃树下,绿油油的草地将田间装扮得格外美丽。这是四川省农科院在长松村试验的“龙泉山脉优质伏季水果产业科技示范带——桃品种资源苗圃”。
新品种试验田中,怎么会“杂草”丛生?龙泉驿区农发局农技中心主任曾建国告诉记者,这些绿草在炎热的夏季,有助于桃树保水、保湿,在冬天还能美化光秃秃的桃树地。
在龙泉驿区龙泉街道书房村、同安街道四堰村、万兴乡大湾村,也建有这样的桃品种资源苗圃,这几块绿油油的土地,孕育着无尽的希望。来自全球各地的150多个桃树品种,在这里茁壮成长,从它们之中,将筛选出适合龙泉种植的新品种。“以后的龙泉,不仅鲜食桃品种更加丰富,早熟、中熟、晚熟无缝对接,观花品种也更加多样,游客能欣赏到更加婀娜多姿的桃花。”曾建国说。
据龙泉驿区农村发展局杨伟局长介绍,近年来,龙泉与省农科院紧密合作,把龙泉建设成为了全省品种最多、最全、最优、技术先进的种苗繁育推广基地和桃品种资源保护与创新基地。
推荐阅读:
隆回县七江乡千亩玉竹带来致富增收新路子
核桃成浮山农民致富“靠山”
老百姓的致富花
王家元的“算盘”打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