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商人
搜索
商人专访More...
刘美莉: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村民心中的贴心人姓 名:刘美莉
简 介:刘美莉,女,新建县望城镇人,中共党员,江..
>>详情  
何巧女:高价股背后的武义“花女”姓 名:何巧女
简 介:1988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1991年开..
>>详情  
黄法祥:东方“君子男”痴恋兰花十载姓 名:黄法祥
简 介:    今年27岁的黄法祥是东方一个兰花种植农..
>>详情  
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姓 名:褚时健
简 介:    1994年,褚时健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
>>详情  
最新商人
·洪剑明:湿地卫士 环保先锋
·叶凯:为扮靓重庆出力
·万龙喜:打造榉树经济 传播榉树文..
·吴桂昌: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王忠:高品位园林的缔造者
·杜春兰:山城园林的扮靓者
·郑柏峪:草原卫士
·李鹏:从村到城的质变
·刘美莉: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村..
·何镜堂:岭南派建筑的第二代秉薪..
  园林商人首页 >> 园林商人 >> 洪剑明
洪剑明:湿地卫士 环保先锋
个人简介:
    北京湿地研究中心湿地学校校长、环境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主要事迹:

    在湿地鸟类栖息地水文和水质控制技术上,应用了先进的水位周期性变化的调控技术;循环周期与流速控制的水循环技术;水流动力学控制与生物控制的水质控制技术。

    在湿地应用了食物链和食物网修复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在湿地应用了植物、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鱼类等的先进的配置技术。

    在湿地应用了生态缓冲带设计和配置技术,将缓冲带的物种配置、宽度设计、景观性等具体技术方法应用在其中。

    在湿地的科学研究中,调动了自动气象站,水文、生物监测等先进科研方法。

    洪教授与科研团队,经过反复实地考察、研究,具体规划设计了:占地达9.5公顷、在水面之下40厘米至20厘米的浅水区,游禽、涉禽为主的动物,如野鸭、鹭类将生活、繁衍在这一领域;占地达11.1公顷、在水面之下20厘米至水面之上20厘米的沼泽区,涉禽为主动物,如鹭类、鹬鸻将生活、繁衍在这一领域;占地达3.1公顷、从水面至水面之上30厘米的漫滩区,小型湿地鸟类,如苇莺、鹀类将生活、繁衍在这一领域;占地达3.2公顷、从水面之下1米至4米的深水区,大型游禽为主的动物,如雁鸭类将生活、繁衍在这一领域;占地达1.3公顷、高出水面20厘米至40厘米的碎石浅滩,这里是鹬鸻类最好的繁殖场所;占地达6.8公顷、高出水面80厘米至1.8米的繁殖岛屿,这里是鹭类的筑巢区。

    这些规划设计,实现了在野鸭湖湿地保护区中,水系贯通流畅、动植物受到保护、多种群落同存共生,多样化生态环境一派繁荣的景象。

    在鸟类栖息地构建科学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留住各类鸟禽的关键所在,对此洪教授高度重视。而植物是支撑整个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基础,它为湿地中的昆虫、鱼类、两栖爬行类和鸟类等各种生物类群提供了多种直接和间接的食物来源和生活环境。为此,对于植物配置技术洪教授下了很大的功夫。他采用沉水和两栖类浮水植物为水生昆虫和鱼类提供生活环境;挺水植物为鸟类提供筑巢环境;静水和流水为水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生活环境。

    而食物链、网的构建技术研究上,他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控制水体营养水平和微生物种群,调控浮游动植物种群;引入本地的各种沉水植物及附着的水生动物和卵;引入本地的底栖动物、软体动物、两栖类和鱼类。鱼类是根据食性,按比例引入的。引入的小型野生鱼类有泥鳅、花鳅、青鱂、麦穗鱼、鲫鱼、鲤鱼等。这些野生鱼类是黑鹳、白鹭、池鹭等最好的食物。小型鱼类除了充当飞禽食物的功能外,有些还承担着净化水质的重任,如花鲢鱼与白鲢鱼就是控制水质的最佳鱼类。

    由于洪教授与他的弟子团队们的艰幸努力,野鸭湖湿地保护区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今这里不但建起了野鸭湖湿地保护区公园,还建起了湿地保护博物馆,这里不仅已成为游客们光顾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还成为在中国为数很少的一个湿地保护科普基地。而这一切都与洪教授及他的弟子团队们的辛勤工作与无私付出是不可分割的。

推荐阅读:

叶凯:为扮靓重庆出力

万龙喜:打造榉树经济 传播榉树文化

吴桂昌: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王忠:高品位园林的缔造者

分页:[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