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打造“绿肺”
2000年,兰州市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成立了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启动实施了总投资达6.6亿元、建设任务为33万亩的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2003年建设任务完成,随后3年,又相继完成造林面积11万亩。6年时间,累计新增造林面积44万亩。
山绿了,整个兰州变绿了。如今的南北两山绿化面积有58万亩,各类树木1.5亿株,松柏成荫,芳草葳蕤,层峦叠翠,处处葱茏,两山成了兰州市的绿色肺叶和绿色屏障。
6月29日早晨,雨后的北山九州台林木苍翠,空气清新。在山顶的公路旁,一身运动装的自行车爱好者王军刚刚结束了“晨练”。
“我在兰州20年了,以前忙生意,根本不知道兰州还有这么‘绿’的地方。从前年开始,我和几个朋友每周都骑车来这里,渐渐地就喜欢上这个地方了,平时没事就来,看一看绿色,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顺着王军指的方向看去,对面山上十几座喷头正喷出阵阵水雾,山间林叶在水雾中苍翠欲滴。“在山里待习惯了,我慢慢就觉得我们南北两山像两条黄龙,而这些水利灌溉系统就像时时安抚着两条黄龙的手,不让它们发脾气,直到有一天树木都长好了,小的环境气候形成了,黄龙也就彻底被制服了。”王军感慨地说道。
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完成的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生态成效评估数据显示:南北两山生态服务系统总价值1999年为4.6亿元,2005年为19.2亿元,2009年达到25.5亿元。南北两山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3997.46万立方米,年固碳量75.22万吨,年释氧量73.51万吨,年滞尘量75.20万吨,年固土量277.65万吨,年减少黄河泥沙量达61.12万吨。
近几年,两山在综合开发上,依托现有的森林、文化资源和设施条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增加两山承包单位经济收入,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化经济。
现在兰州南北两山已建成森林公园20多处,总面积达2万多亩,部分承包单位在两山建成宾馆、山庄、会议中心等休闲设施,游览基地80多处,每年在南北两山林区旅游、休闲、观光的人数已超过200万人次。
“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的建设,不仅有效拓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为广大群众创造了一个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环境,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山水城市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兰州市南北两山指挥部总指挥王恩瑞说。
如今,两山绿化已经成为兰州的一张城市“名片”,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近年来,国内、省内很多城市来两山参观取经。
森林管护任重道远
“南山叠翠北山青”,“风过林涛起,向客诉甘辛” 。随着两山绿化的推进,旧的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
2003年以来,随着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的竣工,两山绿化工作转入“建管并重、以管为主”的新阶段。随着承包商陆续撤离,留下大量新增林地无人管护。管护任务量大、面积宽、资金严重不足,如何保证58万亩林地面积不减、成活率和保存率不降,两山务林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两山巩固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两山指挥系统建立了市、县(区)两山绿化指挥部、林业站(绿化承包单位)三级管理的运行机制,先后建成58个林业管理站,承担了44万亩林地的管护任务。
今年70岁的蔡仁智是兰州市教育局长洼山林场的场长,从1983年单位承包190亩荒山造林并成立林场至今30年时间,他亲历与见证了林场人工林从无到有的过程。从当年光秃秃的荒山,到现在育有80个品种16万株树木,老蔡的血脉早已与林木相连了。
看着亲手种下、现已有十几米高的侧柏,老蔡的话语中流露出一丝伤感,“当年没灌溉设施,给山上浇水全靠人力,林场十几个工人小伙子还是干劲十足,现在林场只有6名雇工,年纪都上了50了。年轻人嫌工资少,不干这个了。”
皋兰县十三公里林业管理站的李站长告诉记者,南北两山绿化设施有许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水管老化,锈蚀严重,经常发生事故,影响正常灌溉。由于资金比较缺乏,设备难以更新。
兰州市两山绿化工程指挥部水利管理处处长王红说,两山灌溉面积有25万亩,水利设施有139处,每年春检就需要将近900万元,现在根本拿不出这么多资金。
据了解,除了资金制约的问题以外,承包单位、个人环境意识、法治意识淡薄,对绿化认识不足的情况也逐步显露出来。有的承包单位逐年压缩管护经费,有的甚至放弃管护,在承包范围内乱开乱建,非法牟利。
有专家指出,南北两山绿化是一项生态工程,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脆弱性。必须建立长期的管护机制和稳定的投入机制。投资应以政府为主,社会参与为辅,才能可持续发展。
绿色丰碑已经树立,今后还需巩固发展,造福子孙。
曾有作《兰州南北两山绿化赋》者,用慷慨的语句道出了我们对两山未来的期望,“他年两山连碧,一色苍莽。当告世人,我兰山雄闳不减,秀美有加,愿枉驾贲临而共赏焉。”
推荐阅读:
福建长汀:植树造林 让“火焰山”变为绿满山
山东寿光: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盐碱地建4A景区
江苏盱眙:山水名城的绿色“勋章”
陕西省退耕还林固碳释氧生态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