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特色林 撑起彝良经济半边天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12/11/13 13:30:06
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更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在发展林业中,彝良县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科学谋划林业,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快高原特色林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在修复生态、改善生态环境的的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林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成效显著,林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林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增加,彝良林业现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抓实党建:为林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这是眼下彝良县林业局真实的情景。这一局面来自于彝良县林业局党政领导班子的正气,党员干部的生气,职工队伍的志气,全局上下的朝气。
彝良县林业局党组下设1个党支部,现有党员35名。党建工作抓得好不好,将决定一个单位工作业绩的好坏。因此,激发党建活力,是全局上下团结干事的保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组班子就是这个单位的火车头。该局党组一班人以身作则,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带着强烈的责任去干事。以“三强化”、“三表率”为抓手,领导班子不断强化发展意识,做解放思想的表率;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做服务基层的表率;不断强化自律意识,做廉洁从政的表率;同时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坚持广泛调研,集体决策,主要领导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提高林业工作科学决策质量和水平,从而引领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围绕林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林业。结合林业工作实际,制定机关党建工作计划,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年初有计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对重要党建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同时规范干部行为,制定《林业局内部管理制度》、《林业局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保证党内组织生活正常化、制度化。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实施“党员先锋工程”,不断丰富“四群”活动内涵,按照“工作创先,服务创先,业绩创先”和“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的要求,开展好“党员奉献日”“义务植树”和“季季红、月月星”等授旗评星活动。职工纷纷要求加入党组织,今年以来,共发展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为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
为搞好局党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还专门邀请了退休老党员潘昌虎同志作为党务公开监督员,制定了党务公开的相关制度,充分尊重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方便党员群众监督党务公开工作。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激发出了全局干部职工前所未有的创造活力,“逢先必争,逢优必创”, 为彝良林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尽的活水,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林业、党建工作取得了双成效。
壮大基地:助推林业产业跨越发展
截止2012年10月,彝良县特色林产业基地面积已达到了153.3万亩,其中:核桃53万亩、竹子47.4万亩、花椒24.1万亩、天麻菌材林28.8万亩、发展有机天麻种植面积5.27万亩,林产业总产值达到5.08亿元,更多农民依靠山林发了家致了富。
为进一步发展林业,在全面分析全县森林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彝良县科学制定“十二五” 林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壮大林产业基地为基础,大力培植核桃、竹类、花椒、天麻四大林产业。
据了解,彝良全县有25°以上陡坡耕地面积43.27万亩,纳入其它工程项目实施面积7.15万亩,剩余36.12万亩全部纳入了陡坡治理规划,发展林产业。具体布局是:海拔800m-1500m发展花椒、海拔1200m -1700m发展核桃、海拔1700m以上发展竹子和天麻菌材林。
到“十二五”末,全县建成核桃、竹子、花椒、天麻菌材林等特色林产业基地190万亩,基地化发展有机天麻种植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0%以上。
实践中,按照“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规划、一笔专项经费、一干到底”的运作模式,明确由一名副处领导负责一个产业;切实将林产业和天麻产业发展纳入“三农”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全县20项重点工作督查范围,严格考核兑现奖惩。目前,全县上下已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责任机制,为林产业和天麻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在林产业发展中,彝良县强化科技支撑,以“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着力抓好林业基地建设,创建科技示范样板。通过项目资金扶持、科技扶贫、政策引导、培育了一批依托当地林业优势资源,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其中,仅天麻产业一项,目前,其种植总面积已接近6万亩,示范基地2万亩,万亩以上连片示范基地1个,千亩以上连片示范基地3个,产值7亿元以上。天麻产业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发展、标准化种植的发展格局,成为彝良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与此同时,紧紧围绕“兴林富民”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及奖励措施,加快林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自2008年启动实施林产业基地建设以来,县财政每年均预算安排1000万元资金扶持林产业基地建设,除整合使用好国家、省、市林业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外,到2011年底县级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3650万元,培育建成核桃、竹子、花椒、天麻菌材林等林产业基地153.3万亩,部分产业已初见成效。已实施退耕还林工程8.1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造林11.1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32.9万亩、森林管护面积92.37万亩;中幼林抚育3万亩、低产林改造1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造林3.09万亩。
推荐阅读:
湖北:小小菊花带富麻城黄土岗人
广西藤县:“绿色油海”富万家
湖北:建始县林下经济变“青山”为“金山”
广西:“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绿了山头 富了口袋
编辑: 三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