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林业实现国土增绿与农户增收双赢
日前,在重庆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会上,市领导表示,重庆的农业现代化只能走以特色效益为核心的发展路子,要紧密围绕“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
“林业同样如此。”奉节县长李光荣表示,林业现代化要依靠林业产业实现现代化,林业产业现代化要依靠特色效益林业。长期以来,奉节县林业主要以木材加工和生产为主要经营内容,生产模式较为落后,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林业的多种需求。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我们将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绿化长江工作深度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生态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促进生态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国土增绿与农户增收双赢。”李光荣表示。
在长江两岸的盎然绿意中,奉节县除继续巩固脐橙、中药材等传统药材外,重点发展了以木本油料油橄榄为主的高效益特色经济林,近5万亩油橄榄在长江流域生态屏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经过多年研究和论证,奉节县是国内少有的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域之一。”该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将油橄榄产业化发展与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建设结合,将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功能发挥到最大。
目前,该县已确定的油橄榄适宜生长区域都处于江河两岸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条件较差的低山河谷区,在这些地区发展油橄榄这一耐旱、耐瘠薄、寿命长的常绿树种,不仅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同时能够发挥经济效益,促进农户增收,使林业建设充满活力。根据规划,该县将在长江干流沿线集中打造10万亩油橄榄,形成40公里壮观的绿色长廊。
不仅如此,奉节县在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上,还确立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业主化,业主选择市场化”的思路,建立了“农民出土地,业主出资金,双方共管护户,收益共享受”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了以奉节县林海林业有限公司为业主的发展平台,有力推动了林业特色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了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建设成效。
效益林业让老产业“开出”第二春
“因地制宜发展全市特色农业、效益农业。”今年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会议精神让奉节重新启动恢复发展蚕桑产业,并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的脚步。
据悉,作为奉节县的支柱产业,蚕桑产业一直是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骨干项目。该县自然气候条件适合蚕桑产业,并且已经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水平,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
“前些年,由于丝绸市场行情大起大落,致使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奉节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茧丝绸生产的重要基地,随着近两年来市场的回暖,重庆市蚕桑产业比较优势较为突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这为奉节县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构建产业业主,项目建设坚持以农户自建为主,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方式,加快推进蚕桑产业恢复性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如何使这一“老”产业焕发生机?
“将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与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相结合,以产业化建设提升林业效益。”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加大栽桑养蚕的科技投入和采取先进的现代化农业集约化生产方式,赋予传统蚕桑业更高的产业附加值。
据了解,在发展中,该县加大科技投入,加大新技术培养力度,培养养蚕专业户,同时大力推广桑园综合开发利用,推广“桑薯”、“桑菜”、“桑药”等复合经营项目,建设标准示范园等,提升综合效益,让老产业焕发了“第二春”。
根据规划,奉节县将用3年时间,恢复性发展蚕桑产业基地10万亩,其中新建基地6万亩,改造老桑园基地4万亩,到2015年使全县养蚕规模达到5万张,产茧4万担,农民直接收入将达到6000万元,将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大途径。
推荐阅读:
云南:高原特色林 撑起彝良经济半边天
湖北:小小菊花带富麻城黄土岗人
广西藤县:“绿色油海”富万家
湖北:建始县林下经济变“青山”为“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