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建设“美丽中国”当下“滇派园林”借力逆势崛起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廖兴阳  2012/11/16 10:33:54

理念制约产业的壮大发展

滇派园林究竟是凭空捏造的一个概念,还是古已有之?其是否又具有生命力?

“就用事实说话吧!”樊国盛先生说,说近点,石林、嵩明等地园博园都有着强烈滇派园林色彩和风格。比如,嵩明园博园建造的药用植物园,就是以明代颇负盛名的药物学家兰茂编著的《滇南草本》中的药方,按照植物群落的生长结构,将这些植物栽种到园区并配置成一道道景观。游人入园,既了解了历史,学习了药学知识,又体验到精神的享受。而石林的园博园则是采用当地彝族密枝节的元素,运用到园林建设上。

如果说这些刚刚“出炉”的滇派园林,不具有说服力,那建水的朱家花园、丽江的古城,无疑有目共睹。

有学者表示,我们不能孤立去看待园林建设,而应该把它扩大到一座城市来。若从这个角度看,滇派园林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比如,近年来,在创园工作的指引下,昆明、玉溪、景洪等,都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殊荣。

“既然有案例,为何滇派园林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没有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流派呢 ?”在2012泛亚国际观赏苗木高峰论坛上杭州一位与会者问道。

解亚林认为,主要是云南缺乏一种集成。远古的云南,由于交通、经济水平的低下,致使很少有地方将云南的植物、民族文化、建筑与山、水集造于一体。所以留存于世的滇派园林遗迹,大部分都是当初云南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而且数量稀少,精品不多。自然形不成派系。

以前是因为云南闭塞,所以造成园林技艺和理念落后于发达地区,但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云南与其他地区的园林建造水平已不相上下了,是什么原因又阻碍了滇派园林的壮大呢?

昆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英认为,是理念太陈旧。她说,由于理念陈旧,导致城市园林规划景观没有特色、没有美感、没有个性。可以说,我们占据了资源的制高点,却长期在低水平营造城市园林建设,千城一面就不足为奇。

“云南虽然有丰富多彩的观赏植物及花卉资源,但对园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工栽培繁育等基础性研究不够,加之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接触少,限制了科研成果市场的转化。”解亚林说。据他介绍,云南樱花、滇朴是非常有云南特色的园林景观树,但由于无序发展,这两种树目前的存量,足以满足全国的用量。仅滇朴,保守估计至少在1000万株。

因此,解亚林说认为,无论从绿化苗木产业化发展,还是滇派园林品牌化建设角度,都应该进行绿化苗木的种植区划,引导产业发展。

10年“黄金期”不容错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尽管受楼市等叠加因素的影响,我省园林绿化产业年产值,存大幅下降趋势,但解亚林认为,这只是暂时,云南园林绿化产业少说还有10年“黄金期”。

他分析说,云南省十二五规划对积极开展园林绿化,加强城镇绿化体系建设的要求,为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到明年,云南将至少创建5个国家级园林城市和20个省级园林城市,显然这是一个有着巨大需求的市场。

樊国盛先生认为,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建设蓝图,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生态修复、园林建设等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将是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对地处珠江、澜沧江等多条水系上游的云南来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得失,至少要影响到半个中国。从这个意义上看,云南园林绿化将是一个“朝阳产业”。

看得见未来,令无数人欣喜,但也有部分人却表示出来忧虑。

一名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说,现在企业有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人才的寻找上,特别是熟悉滇派园林的人才,几乎是无才可求。

这一忧虑,得到了樊国盛先生证实。他说,西林目前尽管有园林学院,但现在还无专授滇派园林的课程设置,并建议:可在省内选择一两家高等院校,开设滇派园林的相关课程,培养滇派园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学成后,可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运用,逐渐形成滇派园林的特色代表作。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院长李文祥,对此也深有感触。他说,园林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的人才也是复合型。就云南农大的师资力量来说,园林栽培、育种、规划等方面都有,唯独园林建筑学的人才缺乏。从发展看,还需要进行相关师资力量的配备,以满足滇派园林人才的培养。

在崔茂善看来,滇派园林现在已走过了形成、发展、完善的螺旋式发展轨迹,但距离滇派园林真正形成派系,还需政府的关怀,行业持续共鸣,传媒的引导,专家的呵护,企业的推进,公众的参与。不过,他认为,距阶段性成功不远了,只要具有独特风格、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创作群体这四大标志,即意味着滇派园林形成了。

但业界许多人士,对这一看法并不赞同。

他们认为,滇派园林流派的形成,虽然没有一个量化标准,但绝不是一时,或三五几年就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持续的不断集成,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唯一不可否认的是,假以时日,云南园林绿化产业必然是一个“朝阳产业”。

推荐阅读:

河南商丘:林业合作社激活富民经济

辽宁凌海市小流域生态治理成果丰硕

云南林业创新驱动:森林文化掀高潮

江苏清浦:让生态文明之花芬芳城乡大地

编辑: 三叶草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