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东县那石村“花木长廊”点“木”成金
来源:阳江新闻网 2012/12/3 13:04:27

种植发财树使邓修亮走上致富路
因地缘优势而兴盛的花木产业,是阳江市阳东县合山镇的传统产业。近3年来,合山镇那石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组依托花木产业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寻找扶贫脱困之路,成效显着,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而且帮助全村57户贫困户脱贫,成为我市众多驻村工作组中因为找到“金点子”而实现脱贫的典型之一。
说起合山镇的花木产业,人们首先想起的是合田公路两侧十多公里的“花木长廊”。经过多年发展,“花木长廊”内现有数十家上规模的花木场,培育有樟树、白银、凤凰树、枫树、椰树、发财树等多个花木品种。那石村因为有“花木长廊”穿村而过,这些年来也有不少村民受益。在距离那石村村委会不远处的坡地上,就有一块种满了发财树的旱地,平均树高两米左右,胸径4厘米上下,长得郁郁葱葱,非常养眼,是驻村工作组为那石村“量身定做”的集体经济项目之一。
已在那石村驻扎3年的驻村“双到”工作组干部黄秋伟告诉记者,那片村集体所有的发财树大约有25亩,2010年投资25万元种植,今年预计可以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以上。工作组3年来共引进8位老板投资约500万元在那石村经营绿化苗木场,在做旺花木产业“人气”的同时,村集体也有不少租金收益。
看完了集体经济项目,黄秋伟又带着记者来到村委会南侧大约200米的一片花木基地,走访了村里的贫困户邓修亮。今年66岁的邓修亮,其儿子智障,老俩口是家里主要劳动力。以前,邓修亮一家主要靠捡拾外出务工乡亲的水田种植水稻维生,2009年工作组驻村后,为邓修亮等27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免费提供发财树种苗、化肥、技术,邓修亮当年就种下了5亩发财树,今年预计有1.5万元收入。
那石村57户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的占了34户,是该村脱贫的难点。对于这类人群,除了申请列入养老保障、节假日慰问等常规帮扶方法之外,工作组还筹集25万元扶贫资金建成一个32亩的发财树基地。按照工作组的设想,这个基地的管理由村委会负责,同时从收入中提取5%的管理费,其余利润由34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分红,以确保在工作组离开后,34户人家能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从而真正实现100%脱贫。
从一定意义上讲,那石的脱贫方法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并不是每个贫困村都能背靠“花木长廊”这样的特色产业。黄秋伟告诉记者,有“花木长廊”作为后盾的最大好处就是产品不愁销路。因为合田路两侧花木产业已成气候,九成以上的交易都是买主主动上门。
“来那石村三年,工作组想了很多脱贫的‘点子’,比如养鱼、养猪、种笋竹等等,但种植花木是其中最成功的,因为这个‘点子’最符合当地实际。”黄秋伟笑道。
推荐阅读:
福建连城:苗木合作社里谋发展
孟加拉减少毁林的有效方式是农用林业
河北:平泉山杏依靠科技改变“命运”
山西省苗木风风火火闯市场
编辑: 三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