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和景点相得益彰,文化和绿意珠联璧合,建筑与环境浑然一体,这是地处东南福建侨乡长乐市的新景象,也是长乐市林业建设与文化传承相依同存、共生繁荣的成果。
围绕“大爱开明、能拼会赢”的长乐精神,长乐市林业局充分挖掘和平使者郑和、杏林始祖董奉、禅门高僧百丈怀海、文坛祖母冰心、一代才华郑振铎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贯彻市委、市政府“三城三群、生态链接、城乡一体、以港兴市、科学发展”的战略布局,以生态链接,新改扩建中国长乐城市森林公园、江滨公园、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和董奉山国家森林公园等200多个城乡公园,提质生态林业,推动地方经济绿色转型,在全国生态文化建设中树立了新样板。
主题公园提升人民福祉
海江碧水映长乐,公园胜景秀新城。傍晚时分,家住冰心公园附近的百姓大多走进公园唱歌跳舞,聊天赏景,类似这样的景致,在长乐城乡有大大小小的240多个。
不断递增的公园数量,把长乐市城乡主题公园的建设推向了高潮。近几年来,长乐市加大投入,动员商企捐赠,把生态文化建设同提升人民福祉和侨乡宜居环境结合起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美丽长乐。长乐市委、市政府用抓经济的方式抓生态公园建设,以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生态公园的提质改造,使海西长乐的“绿水青山”变成了今天的“金山银山”。
大力修建生态公园,带动发展与生态双赢,改变了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中破坏生态资源和“千园一面”的落后发展方式。他们大力发掘多元的生态文化资源,珍惜“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珍爱董奉山、洞天岩、显应宫等名山胜景和开洋航海、百丈清规、杏林春暖等丰富史料,传承郑和、董奉等先辈功德,弘扬近代史上956名进士和11位文武状元的学风,彰显当代涌现出的5位两院院士、8位共和国将军以及冰心、郑振铎、延国和、郑忠华等巨星英杰。通过用低成本、原生态、大众化的项目带动,依山托史造景观,围绕文化特色修公园,利用现有的湿地秀山川,以小投入取得见效快、受益广的效果,保证长乐生态公园建设得以持续顺利推进。
依山托史提高景观品质
董奉山是“杏林始祖”董奉的修炼之地,原名福山。董奉是与华佗、张仲景齐名的建安三神医,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不取分文,只求栽植药食同源的杏树,用成林的杏果换大米广济穷人,留下了“杏林春暖”的千古佳话,长乐人为了世代纪念他,把福山更名董奉山。
长乐市政府投资立项建设公园化的“董奉草堂”,并请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题写牌匾。“百草园”内草木繁盛,石刻景点各具特色,四周杏树绿韵心暖。清明时节,长乐市卫生局就组织医务人员到草堂拜蔼“杏林”始祖董奉,栽种杏林,净化医德医风。
长乐市为更好地利用这一历史资源,将整座董奉山和古槐镇全部建设成董奉山国家森林公园。将董奉山作为中心景区,把竹田岩景区和腊溪源景区联成一体,使名人——董奉、名山——福山、名水——腊溪、名树——千年骑岩红榕、名果——青山龙眼(明清贡果)相融,人文、地文、水文、生物、天象景观共存,栽植 1120多公顷的生态林,形成真山水、原生态、纯文化的特色,每年吸引游客数十万。
古槐镇还挖掘宗教文化和旅游资源,围绕董奉故里、福山宝地、龙眼贡品产地,开发青山生态和丹湖人文区,着力打造三岩叠翠、腊溪踏青、玫瑰山庄、石壁览胜、竹林晨钟等十大生态景观。
福州机场所在地——长乐市漳港街道仙岐村,是一个拥有860多年的古村。该村挖出了100多年前海啸灾难尘封的显应宫。长乐市在主题公园建设中,将其作为生态教育基地来重点打造,成为福州一道新景观,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围绕名家传递功德大爱
600年前,郑和舟师七下西洋从长乐起锚开洋,带动长乐人实现了闯荡世界的梦想。今天,富裕的侨乡长乐没有忘记郑和的功德,在傍海倚山的航城为他建造了高大庄重的巡海大臣塑像,激励长乐人创业图强。
长乐市结合生态文化建设,在城市中央的南山兰茗、香界、石林三峰之中修建起了一座占地过百亩的郑和公园。
公园内的郑和史迹陈列馆雄伟壮丽,气派非凡。步入正厅,两侧回廊护栏外的空地草坪如毯,繁花似锦,云杉如盖。两排桂树亭亭玉立,假山石刻错落有致,可谓园中之园。
当代文学家冰心是长乐的优秀女儿,她的作品赞美母爱,护佑童心,热爱自然。长乐市用生态文化建设回报她的仁心大爱,修建了一个以“爱心”为主题的占地65亩的冰心公园。
步入公园,芳草茵茵。一些石板斜卧草坪,上刻萧乾、雷洁琼等名家为冰心书写的语录。园内条条甬道曲径通幽,地势高低起伏,株株大树点缀其间,视野疏朗开阔。一弯湖水穿过公园,湖边杨柳依依,水中鱼儿依稀可见,一条笔直的生态大道缓缓向上,延伸至一道蓝瓦白墙的建筑。这座占地65亩的配套公园,生态清幽,环境典雅,体现了家乡人民对冰心的景仰与厚爱。
“爱”是冰心公园的主题,是这个公园的内在,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当地市民三三两两步入公园,在绿色生态的陪伴下,跳舞娱乐,游艺健身,享受爱意。当地人告诉我们,公园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福建省优秀建筑景观,市政府把文学馆前的爱心路建成生态文化一条街。
在文学史上有“南迅北铎”之誉的郑振铎,祖籍长乐,是中国当代全才型的文坛巨匠。为弘扬他的历史功绩和爱国爱乡的赤诚之心,长乐市在他的家乡依山傍江兴建了郑振铎公园。公园紧邻郑和广场,背靠绿树如荫的青山,面向滚滚东流的闽江。景观绿化生动传情,茂密修竹如沐高风,他们用生态文化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了郑振铎先生的铮铮傲骨。
在文岭镇郑朱村,长乐市为当代战士英雄郑忠华修建一个主题公园。从村里走出的优秀战士郑忠华,2004年7月在三明市抗洪救灾中英勇牺牲,受到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赞誉。长乐市投资400万元,修建了一个33亩的忠华公园,开辟郑中华烈士教育馆,在公园里种植了不少青松翠柏,政府安排英雄的父母担任讲解员和公园管护人,使英雄的事迹更加可亲可信、可敬可学。
推荐阅读:
贵州:摸家底 林下经济欲写绿色新故事
山东济宁:任城区李营街道苗木长成“常青树”
福建长汀:生态种养保水土 油茶山上绿意浓
甘肃定西:大力实施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盘活林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