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多年 必有成效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潘盛洲
发展林下经济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效应:一是生态效应。发展林下经济有利于保护森林。森林不仅可以涵养水分、保持土壤肥力,而且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二是食物效应。林业食物种类繁多,很多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这些林业食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发展林下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发挥现有林地资源的潜力,既增加食物供给,又不占用耕地。
三是收入效应。发展林下经济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我国80%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都生活在山区。到2020年能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保证广大山区的农民能够脱贫致富。而发展林下经济,可以有效地增加广大山区农民的收入。
更好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应主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搞好规划。搞规划不能笼而统之、大而化之,规划的范围不能太大,最好以县、市为单位搞规划,这样可以做到因地制宜。
二是加大投入。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种林、养林、护林的积极性,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适时地提高退耕还林补偿标准。发展林下经济要靠科技进步,但现在仍然面临着良种壮苗不足、栽培管理技术粗放等制约因素,应该增加林业科技方面的投入。
三是持续推进。发展好林下经济,一定要在制定好规划蓝图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地干下去。坚持多年,必有成效。
破解林下经济体制障碍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黄守宏
我们国家人多地少、资源有限,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土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是对林地空间和森林资源的立体利用、充分利用。
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林农增收的重要渠道。林木生长周期长、需要的投入多,相当长的时间内林农没有收益,而林下产品种类繁多,很多是投资少、见效快。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可以使林上林下长短结合、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有利于促进林农增收,调动林农造林营林护林的积极性。
发展林下经济,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随着人们收入增长和健康意识提高,对优质、营养、安全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促进林下经济发展,既要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更要重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运用市场的强大力量,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到林区投资兴业、各类资源要素向林下经济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林下项目的信贷投放。为此,需要深化改革,消除有关体制机制性障碍。
现在林农对发展林下经济有积极性,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融资难、资金缺。必须推进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健全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林下经济的激励机制。要加大财税、货币等政策支持力度,发展林下经济担保基金,建立林下产品保险,降低银行发放林下项目贷款的交易费用和风险,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发展林下经济,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可以考虑制定支持林下产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
更好地服务林农发展林下经济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 张建龙
发展林下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生态和民生双赢。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要在维护好生态安全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农民,引导农民科学经营山林,在发展林下经济上做文章,帮助农民在不砍树、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把林地的经济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当前要突出重点,切实落实好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要结合国家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制定专项规划,分区域确定林下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目标。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和科技成果推广。培育林下经济产品的专业市场,加快市场需求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通过不断努力,培育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
要切实落实好林下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措施。一是加大对发展林下经济的投入力度。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合作林场等和龙头企业发展林下经济积极予以相关政策扶持。三是加大金融对发展林下经济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大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林下经济应成为新增长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文华
我国在森林多种经营和发展林下经济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多种成功模式和典型。在科学管理的条件下,这些模式能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改善环境,美化景观和增加就业机会。但林下经济这种复合型的生态系统在我国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发展。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由于部门的分割和林业经营理念的片面性。长期以来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互不融汇,不但造成了土地时空利用的低效,同时也影响了产业链的完整性,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实现;在森林经营中,长期以来把林业单纯看成木材生产而忽略了森林生态系统的非木质生产和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在林下经营实行过程中也缺乏技术的支撑和政策的激励。
非木质资源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的作用。林下经济在林业生产转型的过程中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很大进展,对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建议今后加快国有林权改革的步伐,研究和完善林下经济的生态补偿机制,保证发展的公平性,提高人民福祉。
推荐阅读:
山西祁县:发展林下经济成效显著
安徽:三口镇出台政策扶持绿化苗木产业
贵州:惠水多举措推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河南商水县:花卉敲开幸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