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黑龙江:用绿色发展实现产业致富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13/8/30 11:34:14

一个加工车间,今年就可以生产400万袋木耳菌包。富森菌包场成了全国最大,虽然刚刚建成,对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却不容小觑。全局目前栽植黑木耳达3000万袋,预期产值9000万元,可实现利润3000万元,职工人均收入可达2.2万元。

林场职工养殖黑木耳的热情如此高涨,源于一场别开生面的唠嗑会。

2013年春节前夕,管理局举办了一场种植黑木耳经验交流会。林场领导、职工代表、养殖户代表、离退休人员用“唠嗑”的形式,畅谈发展黑木耳的感受与收获。

苇河林场养殖户许志鹏“唠”了他如何搞好低压灭菌,以及低压灭菌的好处。养殖户高文佳“唠”了她如何利用稻壳、玉米面掺拌制菌,降低成本。黑龙宫林场职工崔义军“唠”了他养殖春耳、秋耳,纯收入10万元的收获。一面坡林场职工胡俊东说:“去年我与仨人合伙养殖木耳,自己赚了4万元,比工资高出1倍还多。”

2012年,全局生产黑木耳1000万袋,产值3000万元,利润1500万元,职工人均增收1万多元。2013年,全局发展规模翻了一番还多。按照规划,到2015年,全局黑木耳产量将达到5000万-7000万袋,人均3.5万-5万袋,职工人均收入达到5万-7万元。

黑木耳只是尚志产业富民的一个方面,另一个举措更令人称奇。“没有养貂业我们哪能住上新楼房?”帽儿山林场职工赵兰荣说。

起初,帽儿山林场原场长荆小清提出发展水貂养殖产业的想法时,场里开了几次动员会都没人响应。最后荆小清表态:“养貂赔了算我的,挣了就按股分红。”全场职工吃了“定心丸”。

2006年秋,全场集资800万元,建成第一个水貂股份制养殖场,第二年就获利200多万元,职工每股分红利20%。此后,参股职工每年按股分红,最高时一年分红70%。

2011年,帽儿山林场173户职工,再次集资1200万元,兴建了水貂养殖二分场。林职工孙忠良前后两次入股20万元,2012年水貂养殖分红达12万元。

2012年,全局以单位和职工按51%和49%的比例出资,新建水貂养殖场9个,户均分红5万元。

2013年,667户职工入股养貂,集资4542万元,全局种貂超过5万只,子貂数量将超过25万只,年总产值将达1.5亿元。按照全局特色养殖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局商品貂数量将达到60万至100万只,预计实现产值7亿至10亿元,户均分红可达22万元。

尚志市元宝镇华艺木业有限公司,原是元宝林场集体经营的木材加工车间,2009年进行股份制改革,当年实现经济翻番,职工除了每月有2000-5000元的工资收入外,年年还按股份分红15%-20%。目前,全局各单位木材加工业也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经济效益大大提升。

2012年春,尚志林场管理局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提出新的目标:励志三年,全局职工人均收入由1.8万元提高到3万元,产业收入由3500万增加到5000万元,决战五年再登新台阶。

全局确立以黑木耳、水貂养殖为主的短期致富项目,以北药种植加工、矿产开发、浆果储藏加工为中期发展项目,以红松坚果林、大榛子、蕨菜、黑加仑、树莓、蓝莓等经济林为主导的中长期发展项目。依托非林非木产业,全面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换代。全局形成了以食用菌养殖、特色养殖、木业加工、北药种植加工、浆果种植、红松坚果林、生态旅游和林地矿产开发等八大产业,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特色养殖繁育、北药深加工、苗木繁育、浆果储藏加工、红松坚果林嫁接示范等六大产业基地。

2013年,局党委又调整了发展思路,提出“十二五”期末全局年总产值要达到10亿元,产业利润达到50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经济林、红松坚果林均达到10万亩。

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局长刘兆银说,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到2020年,产值将达到20亿元,人均收入将达到6万元,即可实现“全局职工有房、有车、有存款”的梦想。

推荐阅读:

河北满城:林农增收青睐林下经济

河北临西:生态富民两不误

丽水“绿网”织就莲都农民“生态致富梦”

陕西汉阴:绿色经济 彰显魅力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