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凸显绿色效益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魏劲松 柳洁  2013/9/2 15:09:20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过去每当江水横溢,长江干堤荆江段便险象环生。8月30日,记者站在湖北省洪湖市长江大堤,只见长江就像一条被征服的巨龙,锁在坚固的干堤内,逶迤向东而去。干堤内外的防护林如永不断裂的绿色绸带,依偎、守护着堤坝,带给当地人们以幸福和吉祥。

荆江险中险,洪湖重中重。按照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示范经验,洪湖开始了持续不断的植树造林、绿化国土行动,在低洼地,在滩涂里,在沟渠边,在村屯上,在道路旁……在一切可能的地方见缝插针植树造林。目前,洪湖市林地面积达48万亩,森林覆盖率17.1%。

从2006年起,洪湖市对实施洲滩招租造林的,市政府按每亩1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对积极参与绿色家园建设的,给予林业项目支持,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的热情。洪湖市林业局局长李泽兵介绍,近5年全市累计造林更新面积24万亩,每年90%以上的造林面积由造林公司完成。全市民营造林公司发展到16家,并成立5个林业专业合作社。

洪湖市只是我国打造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绿色长城”屏障万里长江的一个缩影。上世纪80年代末,为抵御风沙、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构建完善的流域防护林体系,我国启动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余年间,长防林建设工程累积造林1055.8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防护林体系不断完善,使长江流域旧貌换新颜。

洪湖境内的135公里长江干堤,干堤两旁防护林挟着江水,防蚀固土,维护着堤坝安全。周卫平摄

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工程区各省(区、市)在政府行政推动的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发造林绿化的内在活力。各地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积极创新营林机制,从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入手,推进各种形式承包责任制,在营林机制上求“创新”,求“突破”,普遍推行林业承包经营,采取拍卖、承包、租赁、入股、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明晰产权关系,明确造林主体,落实责权利,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民营林发展,不仅调动广大社会的造林绿化积极性,拓宽了林业发展的空间,并有效地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

长防林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地区的森林植被得到了迅速恢复,森林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削减洪峰的防护功能有了较大的提高,长江流域生态面貌明显改观。据湖北省林业厅厅长刘新池介绍,仅湖北一省2001年至今就累计完成造林480万亩,使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7%,蓄积量增加了2000多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实现快速恢复和持续增长。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由6.02万平方公里减少为5.09万平方公里,下降比例为15.4%,水土流失恶化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

有数据表明,一期工程使项目区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4.07亿吨,二期工程项目区土壤侵蚀量每年再减少2.29亿吨。淮河源头的河南省桐柏县,通过开展新农村林业生态村建设,近城山体绿化、廊道绿化等活动,使生态环境和小气候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40.1%增长到2009年的50.3%,全县荒山绿化率达90.8%,沟河渠路绿化率达96.8%;湖北丹江口市森林面积增加1.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1个百分点。工程区水土流失量由工程前每年869万吨下降到696万吨,每年的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平方公里5214吨下降到4210吨。

各地在工程实施中还创新造林模式,实行“林水结合”、“林路结合”、“林禽结合”、“林药结合”、“林农结合”的新模式,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林业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了工程的防护功能,而且综合效益显著,成为农民增收的“聚宝盆”。安徽省因地制宜地设计和营造了一定比例的高效经济型防护林,酥梨、红富士苹果、葡萄、石榴、板栗、柿、枣、笋用竹等经济林的总规模达2万公顷,按平均每年每公顷产值4500元计算,年总产值9000万多元,年纯收益2000万元以上。

长防林工程的实施,还推动了省、市、县、乡四级林业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也培养了大批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和推广应用型人才,有效地促进了林业建设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据调研,湖北省自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共培训林业技术人员30万多人次,各地纷纷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造林服务队,实行林业站技术下乡服务制度,加强对广大林农的指导和技术服务。

7月10日,国家林业局宣布启动实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第三个10年蓝图。据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司长王祝雄介绍,三期规划建设范围包括长江、淮河、钱塘江流域的汇水区域,工程覆盖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山东、浙江、福建等17个省(区、市)的1026个县(市、区),总面积220.61万平方公里。到2020年,工程区森林覆盖率达39.3%。

推荐阅读:

聚焦经济林建设先进典型

特色经济林 惠及民生的“新宠”

黄山区甘棠镇植树造绿美景富民

广西藤县:造林优生态 产业惠民生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