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沙洋油菜花景观带来了“春花经济”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黄俊毅 2014/4/9 10:05:38
芳菲长留香
最近几年,田间花季游异军突起,发展势头强劲。作为新生事物,问题仍不少,亟待集思广益,富矿深挖。
花期短,留不住客,生意难做大,是各地普遍反映的问题。
“每年花期只十来天,除了秋后采摘旅游,一年里其他时间,村里几乎没人来。本地旅游资源单一,赏花只一两个小时就够了,来客都是一日游,不住宿。要是能开发别的旅游景点,把客人留下来住宿就好了。”梨花村党支部书记刘有志说。全村有300多农户,注册“农家乐”的有几十家,经营得不错的只有十多家。其他的都没做起来,更甭说做大。梨花村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虽然人均纯收入1万多元,但效益还是不令人满意。
为服务赏花旅游,人为再造景点,效果恐不理想,投资风险太大。较可行的方案是整合资源。庞各庄镇旅游管理科科长计美香说,附近有草莓园、航天教育基地等资源,目前镇上正在整合,将来有望实现两日游。
令不少地方苦恼的还有基础设施。“虽然水泥路已经修到村里,但是田间还是土路。春天雨水多,田间小路泥深陷脚,游客赏花很不方便。村集体、村民修不起路,最好是政府掏钱。”一位村支部书记说。田野观光线路长,修水泥路耗费很大。据黔西南州农委主任莫武安介绍,仅硬化万峰林纳灰村四个组田间公路,投资就达30万元。
田间观光路修好又如何?纳灰村地处万峰林景区,四季游客不断,基础设施利用率高。梨花村水泥路铺进果园,私家车进出方便,但除了清明观花、秋后采摘短短几十天时间,其余绝大部分时间只能闲置。
斥巨资建成的基础设施,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闲置,实在可惜。并非所有乡村都有多种旅游资源可供整合,较可行的办法是,避免同质化,合理种植多种作物,错开花期。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则游客不断。
再就是深加工问题。为提高品质、产量,果农年年都要疏花。花开花落,化作泥土,令人痛惜。能否将多余的花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浙江省长兴县种植红梅1.2万亩的“梅花大王”吴晓红,发展梅花游之余,尝试提炼香精,经数年攻关,近来终获成功。一吨鲜梅花,可提炼梅花精膏1.1公斤。产品一经问世,国内外订单纷至沓来,回报丰厚,值得借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有果园1.8亿亩,油菜籽种植面积达1.1亿亩。发展田间“春花经济”,可谓空间无限!
推荐阅读:
新疆:二十里店镇苗木产业助农增收
湖北:潜江林业合作社立体种植促农增收
湖北:沙洋跟紧市场育苗创特色
云南大理:药用食用花卉成新兴富民产业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