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山村花卉专业合作社 助花农增收
来源:福建日报 2014/4/23 11:37:15
“王礼清刚刚4万元把含笑卖给一个漳州人。”“那算什么啊!王朝兴家的含笑王,有人出了15万元,他还不卖呢。”……
村民口中的王朝兴,是安溪县龙涓乡黎山村最早种花并尝到甜头的人。39年前,他便将寺庙祖厝旁、大山中的茶花移回家里培育种植。
“三五年生含笑一株300元,今年如果不卖,每多长一年,价格增长近百元。”王朝兴说,“育苗都能挣钱。”
村里加入育苗行业的人越来越多,渐渐整个黎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卉苗木基地村。
2012年9月,30户花农自筹资金20万元,成立泥洋花卉专业合作社,加强对花农的技术指导,与市场对接。花卉品种由最初的单一茶花,发展到含笑、月桂、罗汉松等四五个主导品种,兼种竹柏、塔松、香樟等15个辅助品种。
去年,王朝兴家的苗圃卖出近160万元花木,扣去人工、肥料等成本,利润丰厚。
仅王朝兴所在的120户600多人的泥洋自然村,2013年花卉交易额达600多万元,平均每户销售花卉苗木逾50万元,整个黎山村的花卉产值更是超过5000万元。
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今天的“绿色金库”,得益于黎山村爱花护绿的传统。
“夫妇新婚、子女出生,都要到山上去栽两棵树,一代一代这么传下来。”黎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德彪说。
目前,黎山村拥有森林面积847公顷,占土地面积的69.1%,树龄超百年的古树有23株。
除了花木销售和苗木培育,黎山村民还大胆外出创办园艺场、绿化公司,承包城市绿化工程,既帮助花农解决了销售问题,还带回成千上万株苗木在老家种植推广。
为给自家的花木“吆喝一把”,泥洋花卉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巧文将自家的老房子改造成“百花苑”,在庭院里摆放各类花卉盆景,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充分展示泥洋花卉的魅力。
“今年,我们打算引进日本樱花、美国红松等品种,提高产业效益。大家都对这个美丽产业充满期待。”王巧文说。
推荐阅读:
江苏:东海县小苗木“链”成大产业
云南屏边:红豆杉产业成规模化发展
湖南:娄底天门乡2万亩楠竹成农民致富林
江西:德兴建设专业合作社 助林农致富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