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球根花卉研发促产业经济发展
来源:每日科技网 2014/4/30 13:50:29
近日,云南主要球根花卉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成果,通过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等国内花卉同行知名专家鉴定,成果总体达国内领先水平。百合、马蹄莲育种及繁育配套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项目组创制出了优异球根花卉种质,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突破,打破了项目实施前我国百合品种由国外垄断的产业格局;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研制出种球采后处理设备,解决了种球采后处理设备全部依靠进口的问题。
该项目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五个课题组成,由14个花卉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共同承担完成,总经费5354万元,国拨科技经费1554万元。针对我国球根花卉产业中品种、种源及设备受制于国外的现实问题,项目组建立起系统性和配套性较强的球根花卉育种技术、种球繁育技术和切花生产技术体系,创制出一批新优种质及品种,制定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研制出一批百合种球采后处理设备。成果的创新性、系统性、实用性与辐射性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项目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收集保存了球根花卉种质资源共329份,建成球根花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以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不同组系百合品种与其杂种系间的遗传关系”。共完成1870个组合的配组杂交,创制出花梗直立的铁炮百合、淡香型、无花粉百合、抗逆的优异种质749份。育成百合等新品种34个,其中29个获新品种保护权。“龙珠”等4个品种成为我国首批申报的东方百合与喇叭百合杂种系间杂交新品种。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突破,打破了项目实施前我国百合品种由国外垄断的产业格局。
二、育种配套关键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研发了百合杂交种子混合基质包埋变温处理技术及彩色马蹄莲种子综合处理技术,提高种子萌发率。克服百合远缘杂交障碍,在国内首次获得1个红色的铁炮百合与亚洲百合杂种系间杂交种质。通过百合离体诱变抗病株系的筛选研究,获得2个抗尖孢镰刀菌种质。以上4项创新研究为国际首次报道。
三、建立了种球繁育和切花生产技术体系。完成《百合、马蹄莲、唐菖蒲种球采后处理技术规程》(GB/T28681-2012)等2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与1项地方标准的制定。相关标准实施应用后,种球质量总体达到进口标准,百合种球国产率从5%提升到40%。
四、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研制的种球分级机、计数器、热处理装置、装箱机、风干机等种球配套采后处理设备达到国际同等产品水平。解决了种球采后处理设备全部依靠进口的问题,使成本大幅下降。
五、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表论文61篇。通过品种、技术、标准和设备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实现了成果的快速转化与大规模应用。2011-2013年,累计示范及辐射面积7.69万亩,总产值22.7亿元,新增产值17.33亿元,新增利润2.77亿元。经过项目实施,促成明珠、臧健、云科、格桑4家参与承担企业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明珠公司成为“云南省重点龙头企业”,臧健公司成为“玉溪市重点龙头企业”;明珠、云科、臧健3家公司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推荐阅读:
广西:阳朔发展苗木花卉产业侧记
四川:庄上村建设花卉基地助农增收
品种创新是花木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黑龙江:延寿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