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在园林里安放身心
来源:成都日报 2014/7/29 14:41:57
故事
时时想回到我自己那里
少年,园林梦
1993年,谢伟受到了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摧毁性的打击。
这一年,浙江人民广播电台面向全国公招播音员,数千人报名,最后筛选到15人前往杭州面试,录取10人。当时已是自贡广播电台当家主持的谢伟也报了名,闯到面试环节,信心满满,没想到最后一关口试时,主考官认为谢伟在回答艺术家是否需要体验生活这个问题时有观点性的错误,谢伟惨被淘汰。当时感觉真是天崩地裂,谢伟说,不是因为职业发展受阻而难过,是因为觉得年轻气盛而弄丢了杭州这座城。
他登上回家的列车,望着窗外即将远离的城市,泪眼迷蒙。和他一起参加考试的考友长啸,放心不下他,赶到车站送行,冲进站台一节节车厢喊他的名字,很像电影里的场景。这种友谊,令他和当年的考友们至今保持着联系,现在央视的长啸不久前还给他寄来茶叶。现在看来也是因祸得福。
那时,谢伟其实有机会去珠海或天津工作,但他只对杭州情有独钟。这种情愫根深蒂固,来自他从小就对园林的痴迷。
谢伟八九岁时去姨妈家玩,那是一个带有庭院的老宅子,有一处园林小景让他流连忘返,仿佛身体里与生俱来的古典基因被激活了,从此觉得跟小朋友玩的那些游戏都没了意思,转而在书中寻找乐趣,不识字就看小人书,小人书里关心的也是仕女们的服装,“特别是当她们在园林的山石草木间穿行的时候,因为有了环境的衬托,一个个都显得衣袂飘飘,姿态优雅,实在是韵味悠长”;后来是《红楼梦》,“点燃了一个少年对中国古典园林和园林中古人优雅生活的热切向往。”那时,少年谢伟有一个梦想:以后一定要走遍所有的园林。现在看来,这个梦想实在普通,但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过来的人来说,这个梦想实在有些宏大。但谢伟说,不可笑的梦想还叫梦想吗?
写园,《川园子》
当然,谢伟知道自己这点古典情怀不可与外人道,他被问起以后想干什么,依然会说科学家。高考,数理化可怜的分数最终让他成了落榜生,自贡当时的闭塞让他不知道其实有很多艺术类的专业可以报考。他顶替父亲进了商业系统工作,给商场画点画,业余时间写点东西,倒没觉得有多大的落差,因为可以挣工资了,可以去实现少年梦想了:逛园子。
“我的所有收入几乎都扔在了奔赴天下名园的路途之中,我遍访北方的皇家园林与江南、岭南的私家园林,逐一查阅存留至今的那些中国古典园林的实物资料。我终于用五年的时间将自己游成了一个十足的穷光蛋,而内心却成为富有的人文渊薮,满眼都是灵秀的绿水与青山。”
谢伟形容自己追园的心情,完全跟现在的小孩追星是一个心态,当然条件更艰苦。背一个军挎,装着面包,再带个军用水壶,园子逛起来就忘了饥渴。谢伟逛园子的顺序是先看水,源头在哪儿,穿流到何处,池塘在哪里,溪流如何汇入;接下来看建筑、植物,看这个景和那个景的关系,一个园子往往要逛好几遍,有了整体感觉,还要画平面图,想不明白又去看,往往累得手脚发软地回去。
久而久之,谢伟从一个单纯的赏园者,不说是成了专家,至少是能说得头头是道的说园者。最终,说园变成了写园,就有了《川园子——成都园林的前世今生》。
园林理论家林舒强在这本书的序中写道:川派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的主要流派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但相关著述却极少见到,即便有也不成体系……而《川园子》则是一部难得的全面展示川派园林魅力的优秀作品……他的文字,安静中有一种张力,华丽中有一种质朴,既有着浓重的文化内蕴,又充满了情趣与韵味……”谢伟自己则说:都说我写《川园子》做了一件好事,我也是因为喜爱园林便有了莫名其妙自作多情的责任,一是一些作家会写但不一定晓得川园子的由来,一是晓得的又写不到这样的文字,那不是我的事是哪个的事?
努力地进,安然地退
谢伟年轻时,除了逛园子,还写东西,发表后被自贡电台一个领导看到,又有机会考进了电台,先跑记者,后来误打误撞当了主持人,事业顺利到谢伟感觉到了危机,这时妻子刚怀孕,谢伟更有了紧迫感。谢伟一直想离开自贡,不想二十多岁就看到很多年后的自己,他想到外面拼一下,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丰富自己的人生。
1994年6月,与别人都是先找好下家再辞职不同,谢伟可谓裸辞,到了成都,无工作无房子无关系,全靠直接去敲领导的门,有了在成都的第一份工作。
在四川有线台工作一年后,又遇到成都台招主持人,又是全国两三千人报考,录取10人。这次谢伟顺利进台,成为主播,一干七八年,然后主动要求做编辑、制片,到现在编台刊。在他看来就是一份工作,当主播最火时他也从来没觉得怎么样,照样去菜市场买菜,不是说有多清高,应该说志不在此,在忙忙碌碌和辉煌的时候,他也常常想起瞿秋白一句话:我时时想回到我自己那里。
但谢伟知道没有这个过程的回归是苍白无味的,必须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才会品味出平淡的真正含义,努力地进,安然地退,所谓进退自如。谢伟的女儿现在19岁了,他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缺乏他们年轻时的闯劲,谢伟曾经给尚在娘胎的女儿写过一封信,告诉女儿爸爸为何要离开她去远方,最近谢伟又想给女儿再写一封信,这次想告诉她:所有梦想都是遍体鳞伤,不被嘲讽的梦想就不配称为梦想。
推荐阅读:
董事长变“锹王” 愿把荒漠变绿洲
海口:园林工人一天睡觉不足5小时
云南:花商“七夕”抢占黄金销售期
河北:遵化林业局为帮扶村送去“苗木经”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