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吉林:老少同植希望林人苗树苗一起长

来源:吉林日报  2014/12/11 12:51:21


 

育人育林两不误

主持人:听了几位的介绍,我觉得这项活动能够坚持下来,也凝聚了不少老同志的心血,这项坚持了15年的活动,一方面,就像老同志们说的,在培养下一代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一定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有益的推动。

王树民:“老少同植希望林”活动开展已经15年了,我们感到,这项活动确实是功在当代、利在长远,不仅在育人上有意义,在加强生态建设、推进产业发展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以这项活动为载体,把育人与植树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结合起来,不仅促进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通过接触大自然、接触实际,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实践能力、掌握了实用技术,收到了“人苗树苗共成长”的教育目的。

其次,这项活动不仅发动老同志和孩子共植希望林,为绿化美化九台作出了贡献,更在孩子的心中培养起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加强环保的理念和意识,为加强九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实现九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们把这项活动与培养学生实用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种植“希望林”、建设培训基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实用人才。当年参与活动的中小学生,很多都已经成长为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员、经纪人,成为自己发家致富、带动群众发展的中坚、骨干力量,使这项活动内容向农村延伸,成果向惠民转化,得到了农村广大师生和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王炳成:经过多年的努力,“老少同植希望林”活动成果凸显,不但波泥河镇全镇的苗木花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教育事业也收获颇丰。

活动开展以来,镇里的辍学率明显减少,活动讲授实用技术,派得上用场,留得住学生,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愿意学。同时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培养,老师不只是讲理论,还有实践,使学生非常信服。几年来,我镇培养了苗木经纪人600余人,专业技术人才500余人,苗木产业带头人15人。截至目前,全镇苗木花卉已有8个类别,180多个品种。种、栽植面积达到3400多公顷,每年销售额2亿多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2800元,占人均收入的39%,我镇的苗木、花卉除了在东北地区销售外,还远销宁夏、陕西、新疆、安徽等地。

在“老少同植希望林”活动的影响下,一批批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波泥河镇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家都说,波泥河有四大怪:房前屋后不种菜,支起大棚荫网盖,铁锹剪刀挣外快,名车洋房来比赛。这句顺口溜就是波泥河镇苗木花卉产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主持人:刚才介绍的,都是这项活动客观上取得的成绩,我们在座的来宾还有不少亲历活动的师生,通过参加活动,你们有哪些感受,这项活动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张洪亮:学校开展“老少同植希望林活动”以来,农村学生辍学的情况少了,学生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掌握了一技之长,不少辍学回家的学生看到其他同学在学校能够学到真本事,又纷纷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了。这项活动还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通过这些老同志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逐渐体会到了劳动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一些从小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教育意义更明显,他们懂得了珍惜劳动果实、吃苦耐劳,思想上更加成熟了。通过这项活动,我们学校也形成了具有波泥河镇区域特色的教育,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理论素养,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活动后,我们学校还推广了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学校的科技示范园区和教学示范基地向农民推广了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学校的示范项目形成了大规模的专业生产基地,这就使得有种植、园艺之长的毕业生多了,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编辑: 栀子花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