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老少同植希望林人苗树苗一起长
来源:吉林日报 2014/12/11 12:51:21
单海龙:我是波泥河镇中学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我就参加过“老少同植希望林”活动。这项活动激发了我对花卉栽培和苗木扦插的兴趣。高中毕业后,我没有继续读书,而是选择用自己家的地扦插绿化苗木。这工作真不容易,家人不理解我,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有地不种粮,却去种树?头两年,树苗成活率不高,看着别人的粮食丰收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段时间,我压力也很大,但是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没有灰心,四处筹钱,继续我的种植事业。到了第三年春天,我这一公顷苗木出产了成苗5万余株,平均每株卖到了3元钱,是同等土地种玉米十年的产值!现在,我成了村里的苗木大户,但是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源自“老少同植希望林”活动,它带给我的不只是技能和兴趣,更让我明白了劳动的真谛,让我懂得收获的不易,让我了解了坚韧不拔的真意,真心感谢当年与我们共植“希望林”的老同志们。
王贺: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一次植树节,老师领着我们一起在校园里栽树,当时有几位爷爷和我们一起干活,挖坑、栽树苗、浇水,还告诉我们怎么爱护小树,怎么给小树剪枝。老师说,这项活动叫“老少同植希望林”,爷爷们希望我们能和小树一样茁长成长。树栽好了,我和同学们就隔三差五去给小树除除草、松松土、浇浇水,看着小树长的越来越高,越来越壮,我们特别开心。到了七年级的时候,学校开设了苗木花卉校本课程,每周两节课,教我们苗木花卉的一些知识,还带我们到试验田里去实践。
参加了这些活动,让我在学习书本知识之余,了解到了苗木种植知识,学到了技能。以前我家里的菜园子和责任田里种了很多苗木,但我不感兴趣,从来不去干活,嫌脏怕累。可是在学校学习苗木知识后,我对苗木种植有了兴趣,也愿意帮爸妈经管田里的苗木花卉,有时候还能把老师教的苗木繁育知识和技术告诉爸妈,他们特别开心,这也更加激励我学好知识、学好技术、学会做人,要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
植树立德弘扬正气
主持人:非常感谢几位同志的发言,他们的发言让我们看到了这项活动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那么,下一步,这项活动还要向哪个方向发展,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吴大勇:“老少同植希望林”活动寄托了广大“五老”对下一代的期待和重托,下一步,长春市关工委还要坚持老少共同参与,把“五老”的优势发挥出来,让青少年学生从“五老”身上学到优秀的作风和思想。要坚持把育人育林一起抓,人苗树苗一起长,关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养成。种树不是目的,立德才是目标,要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孩子们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要坚持把开展活动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让学生们掌握苗木种植本领和技能,为毕业后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奠定基础。现在用来植树活动的土地不多了,我们要利用好房前屋后的空余场地,建议有的地方把承包给个人的校田地收回来,逐步建成学生劳动实践、种植花草树木的基地。我们一定会把这项活动开展好,不辜负各界的期望。
聂文权:“老少同植希望林”活动已经开展15年了,如今,树已成荫,绿满山川,孩子们茁长成长,吉林大地上充满了希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广大“五老”的参与,社会有识之士的奉献。这项活动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今天结下了丰硕的成果,来之不易,它凝聚着所有关心关工事业的同志的心血和汗水,在这里,我代表省关工委向他们表示感谢。全省各级关工组织,要继续做好协调工作,协调好地方党委、政府,协调好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关工工作,开展好“老少同植希望林”活动。同时,也要把我们这些老同志组织起来,形成改革建设发展的正能量,大家都主动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只有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好关工工作,才能更好地弘扬社会正气。要利用关工委的平台,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开展有益工作,就如波泥河镇开展的苗木种植的品牌活动,不仅教育了下一代,同时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同。15年过去了,实践证明,“老少同植希望林”活动深得人心,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结出丰硕的经济社会发展之果,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都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主持人:听了大家的发言,让我们对“老少同植希望林”活动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立德树人是百年大计,这不仅关系到下一代的教育,更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命运。希望这项活动能够长久的坚持下去,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期待着希望林大树参天的那一天。
推荐阅读:
河南:淅川县8万林农走上致富路
王继顺:“种苗大王”的致富路
南靖:林农刘以斌守住生态摇篮培育珍稀苗木
邸锐:花卉种植事业越干越大
编辑: 栀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