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年过三十的李向党,其人生经历堪称传奇:2000年,他历尽艰辛跳出农门走进哈佛校园;2002年毅然回国,放弃省直机关“铁饭碗”,扎根农村创业。10多年来,他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在农村追寻奔走,打造出一张又一张湖湘文化旅游新名片。如今,他的林果苗木繁育种植基地面积达到4千多亩,种植名贵苗木几千万株,集科研、加工、销售为一体;以苗木绿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为基础创建、彰显湖湘文化博大精深的状元文化、芙蓉文化主题度假村成为湖南旅游的新热点;他免费赠送苗木10万多株,带动周边村民致富,“绿色银行”为新农村建设平添了更多实惠;用苗木或绿化工程款置换房屋用于安置员工。在事为诗,未发为谋,李向党凭借着睿者之心,创谋天下,将苗木花卉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绿色名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留学生创业:跳出“农门”又回到农村
李向党的名片背面有这样一段话:想别人不去想的事,做别人不去做的事;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想别人想不到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短短几十字,清晰地勾勒出了李向党这些年的奋斗轨迹:
李向党出生于宁乡县一普通农户家庭,高考失利来到专科学校就读;2000年,爱“啃”英语单词、会背诵牛津英汉大辞典的李向党在同学的鼓动下参加了托福和GRE考试,没想到考上了并且顺利升入哈佛大学就读;两年后,李向党学成回国,并有了份舒适的工作,可他不甘心人生一辈子就这么度过,总要有所作为。2002年,他不顾众多亲友的反对,毅然辞职下海,做起了汽车用品生意;随后在衡阳、邵阳绥宁等地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几起几落。
历经沉淀后,李向党审时度势、再次创业,于2006年兴办了宁乡县首家新农村建设旅游景点——芙蓉岛度假村,挖掘青山桥千年古驿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了钟灵琉秀的“芙蓉佳境”旅游新名片。2010年,他来到湖湘文化之源的千年古镇,投资近2000万建起了以大宋状元易袚为文化主题的度假村——状元山庄,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特色水果种植于一体,并在当地连片开发珍贵苗木种植、“十里画廊”绿化苗圃基地。2011年,李向党创立了宁乡县睿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苗木种植的崛起,不仅为睿创农业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林苗来源,更编织了致富增收的绿色产业链,为企业打造湖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优质苗木供应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忆起自己的创业历程,李向党常用“跌宕起伏、苦中有乐”来形容。他说,创业之初,条件十分艰苦,除了有年轻人创业的热情和干劲外,要经费没经费,要经验没经验,真可谓是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如今,回眸往昔,他感受着创业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奋斗与布局: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遇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主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彼时全国各地都在热烈讨论,湖南的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李向党敏锐的觉察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当年,他回到“五养宁乡,禅以养心”的宁乡考察项目,地处偏隅一角青山桥镇的芙蓉山,有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题诗;有信众数万人的佛教圣地普济寺。他强烈地意识到,这里蕴藏着无限的旅游开发商机,但由于当地多年来非法采砂严重,青山喊痛、绿水成殇。李向党决定从绿化山头开始,在种植名贵苗木的基础上发展新农村旅游业,以林养林、以林富民。
他跑市里、省里,寻求农业科技支持,在芙蓉山开辟苗木种植基地,后投资近1000万元在此建立了芙蓉岛度假村,在岛上发展生态度假和休闲农业,彰显千年古驿的文化历史底蕴。如今岛内开发苗木种植基地1700余亩,品种丰富。山庄建成了芙蓉宾馆、环保烧烤场、篝火晚会场、独立木屋别墅、垂钓中心、生态蔬菜种植、水果苗木种植等项目,成为了湖南一处风景秀丽的休闲度假胜地。
这一次的尝试,让他看到了由苗木种植向休闲旅游度假市场纵深拓展的潜力,并且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又将目光瞄向了另一块湖湘文化宝地——宁乡县巷子口镇。这里是李向党从小长大的地方,大宋状元易袚的祖籍地。巷子口通往旅游圣地沩山的九折仑素有“山路十八弯”之称,陡峭的山势使得原住民陆续搬走、人烟稀少。2010年,李向党投资近2000万建起了一个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特色水果种植于一体的状元山庄。以前黄土裸露的黄山头,如今成了全省仅有7家的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之一。李向党还在九折仑上种植了600多亩、近11万株各具特色的果树,仿佛一缕彩色丝带点缀着蜿蜒而上的山路,成为“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的十里画廊,喜迎四方游客。与此同时,状元文化水果公园一期150亩规划2013年开始启动,2014年扩建二期水果基地450亩,其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撑点,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园艺研究所及省农科院紧密合作,走上了“产、学、研”的科技发展之路。
李向党扎根农村、造福新农村建设的举动感动了当地不少群众。时至今日,不少村民仍在感叹,以前的荒山头在李向党的谋划下成了水果基地、无人所至的高山峡谷成了旅游的香饽饽,李向党所投资建设的地方,都成了村民眼中最有味的新农村。公司在不断成长过程中,先后获评了“优秀水果基地”、“小水果产业发展优秀基地”,“农业产业化建设规模特色种植基地”、2013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明星单位”等,李向党也被授予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
常怀感恩心:让“爱心树苗”汇聚成林
一个企业要谋求成长,必须始终讲究诚信。当年,李向党投资芙蓉岛度假村时,非常缺资金,当他准备将自己在邵阳的果园转让时,发现这块产业在委托给一向非常信任的叔叔打理时,竟早已被对方擅自转卖掉,一时承包地盘的费用、工人工资等各项开支压得李向党喘不过气来。但是,即使是在这些特别艰难的时刻,李向党多方筹措资金,公司始终做到不克扣工人工资、不拖欠材料商货款、苗木不弄虚作假。诚信经营的做法为他赢得了忠实的客户和市场美誉度。
为把苗木业做大做强,带动群众致富,李向党以“服务苗农、造福乡里”为己任,通过“帮、培、扶、销”等各种方式,义务为苗农销售苗木4000多万株,为300多农民工解决了劳动就业,将一棵棵茁壮的小苗木变成兴林富民的“摇钱树”,发家致富的村民们尽情地享受着新生活的乐趣。此外,每年植树节,李向党还以免费认领苗木的方式,发动周边村民在房前屋后闲置的土地种植苗木10万余株,绿化了村庄,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在企业取得成功的同时,李向党从来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关爱弱势群体、教育帮扶、奉献爱心。从2006年起,他连续十年,每年资助一名贫困学生,每年帮助一百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积极资助农村公路建设……
做实事,扶贫安居暖人心
2013年9月,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到巷子口镇调研建设扶贫工作,与大家探讨发展出路。市委书记的来访,让山区干部群众受到巨大的鼓舞,李向党当即构想了他的扶贫思路“安居才能乐业,扶贫从安居开始”。一个新的扶贫模式跃然而出:种植更多的树,与房地产商交换更多的房子,提供给需要的困难员工。
于是,李向党主动与他熟悉的房地产商联系,向大家描述他的扶贫安居梦,得到了不少有爱心的企业家支持。2014年,这一扶贫模式正式从思路转变为现实——李向党成功与宁乡某房地产商签约,以苗木置换房产,将用于安置员工。目前,越来越多的楼盘进入到李向党的扶贫安居视野,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主动了解这一扶贫模式,已与近十家房产商达成了合作协议。
回顾十多年走过的风风雨雨,李向党感慨万千。他说,十多年来最令他自豪的是路子走对了,“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业很熟悉,与农民很亲。我不会离开农村的,就像一棵树不会离开土地。”
谈到未来,李向党充满了信心。他说,自己最大的梦想是扎根故乡的土地,改变农村荒山荒地的面貌,打造更多的新农村建设亮点,5年内要达到2万亩的苗木基地,为贫困山区解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将公司发展成为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农业龙头企业。
推荐阅读:
黎德坚:东莞唯一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
河南:花农培育出20多种梅花盆景造型
王祥贵:用一只手守护国家森林公园
郑克龙:一朝从林 终生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