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桔树挂果,就可以挎着包坐在地头等收钱了。种得差不多,1亩地能赚8000-10000元。与妻子种六亩年桔,年景最好时候年收入10万元。———回忆种桔黄金期,欧健很兴奋
现在散工每天50元涨到80元,活儿重点,100元不一定能找到人。工人管我叫老板,但其实干活时候我跟他没差别,甚至比他还勤快。———55岁梁吉转战北滘西海种年桔
1月7日下午2时,在佛山顺德陈村仙涌大道边,宇宙村村民梁坚正在自家承包的桔田修剪桔树,不时抬头望着路上,等待花商。梁坚说,千余盆挂着金灿灿果子的年桔至今没销售出去……
1月28日下午,在广州荔湾区葵蓬村花田,花农正为即将到来买卖高峰忙碌着。芬姨说,以往大型盆栽主要供应给机关部门单位,现在订单已缩减,买的人很少。在广州著名桃花产地之一的海北,朱先生站在桃花田一株约两米高的桃树前,用一根根塑料带将枝叶绑成团。去年售价7000元以上的“花王”,今年只卖4000元。因地租涨价,60岁朱先生打算退休……
全省各地迎春花市将开锣,年花行情如何?南都记者走访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地花卉市场。花农花商普遍反映,随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订单数量下降,大盆年桔、高端年花销售受阻,年花销售转向大众消费。随着地租、人工成本等上涨,年花步入微利时代,传统花卉种植、经营面临难题,花农、花商纷纷谋求转型,或试水搞电商,或转战旅游业。
A年花
多地蝴蝶兰育种公司停产陈村年桔丰收却难卖好价
在省内最大花卉集散地———佛山顺德陈村花卉世界,顺德旺林园艺总经理助理练先生说,往年年花主要销售客户是政府、企事业单位,销售量约占九成,去年开始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购买量大幅下降,今年年花销售重点转向大众家庭消费,价格更平民化。以蝴蝶兰为例,零售价约20元/支,组盆价约100多元。
“卖不起价”,园艺公司的廖先生说,现在蝴蝶兰市场基本饱和,供求比较平衡,价钱暂不会有太大幅度变化,但随着成本上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廖先生在花卉世界种植、经营蝴蝶兰11年,以场地租金计算每株蝴蝶兰空间成本至少6元,加上所需水电、农药费用,每株成本超过10元,“还不算人力成本”。
由于价位持续走低,东莞、珠海等地蝴蝶兰育种公司逐渐降低产量或停产。不少卖家透露,采购种苗已经存在困难,数量、品种有所减少,可以预见春节蝴蝶兰价格应该会有所上涨。
佛山南海里水的万顷园艺世界今年将举办首届年花节。广东万顷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游榜町说,草花与年花利润已降到30%左右,而前些年利润高的在100%以上,低的在50%以上。2010年开始全球经济疲软、欧债危机、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让花卉园艺行业一直面临利润下滑局面。而化肥、人工成本、大棚钢架等生产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航空运输费用增加,现在每亩花成本比往年高1000元以上。还有一个因素是中央到地方践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往年主要应用在政府机关团体会议的花卉盆景骤然缩减,“以前机关单位给职工买花当福利,不少会议现场布置鲜花,这些占市场很大部分,现在已经严重萎缩乃至消失。”
陈村年桔去年起遭遇寒冬
游榜町的观点得到顺德陈村花农的认可。去年春节以来,陈村年桔遭遇困境。由于技术粗放,年桔种植附加值不高,受八项规定等影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订单减少,年桔价下跌近两成。目前,陈村多数农户年桔销售刚过半,面临丰年不赚钱的尴尬。
陈村年桔种植面积近6000亩,每年产出国内市场上近八成的年桔,年产值超过2亿元,占顺德种植业产值的近1/10,目前仍有11000多人种植花卉。其中,桔农近4500人,仙涌、庄头两村八成农户以种年桔为主业。
陈村年桔大部分批发给花商,除供应给广州、东莞、佛山等城市的迎春花市,大批销往海南、福建、江西、香港,以及新加坡、越南等地。“往年这个时节,大部分年桔已经被订购,可能因为去年早早订购年桔的花商遭遇行情下跌,今年不敢太早下单。”梁坚说,自己是六年前成为桔农。当时,陈村年桔已经畅销20多年,桔田里的年桔在春节前1个月就会被各地花商全部下单预订。现在,年桔等到临近春节才卖,基本就是白菜价。
“今年阳光、雨水很好,果子靓,但能不能卖出好价还得看市场。”梁坚摇摇头,皱了皱眉头说,去年开始年桔行情遭遇寒冬,“价格跌了两成左右,但人工、地租没降一分,成本在增加,价钱越来越不好。”
近几年保本甚至亏本经营
56岁的梁如林是1983年开始种植花木,那时他还是珠海市斗门县林场的工作人员,与同事在附近农村承包地,利用自己专业技术种花,周末就去城里卖。当时,他月工资是36元,卖花收入比工资还高。
“最好做的就是1994-1997年。”梁如林说,大量热钱涌入珠海,做什么生意都赚,他的花场在春节期间轻轻松松可以净赚三四万元。现在,“林记花场”已经有上百亩地,种植近百个品种。但是,最近三年生意最难做,主要原因在于竞争对手增加,利润摊薄;肥料、地租、人工等成本持续上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基本不再买年花。
“几乎每个到花场里买花的人都要砍价,而原本报价就不高,再降几乎无利可图。这两年不讲价的客商没有了,以前说什么价就什么价,他们只买好看的、贵的,便宜的不要。”梁如林说,以前不讲价的多数是机关单位人员或企业老板,最近两年他们已经不再出现在花场了。
梁如林的花场有一个占地面积约10亩的大棚,阴生花种植在里面,种在外面的是阳生花。最近天热,种植、管理与往年很大不同,如水仙的根就一直留着,不敢放到水里,否则不到春节花就开完了。
梁如林说,中等规格发财树进价100元左右,经过一段时间种植修整,换个漂亮花盆,价格也不会超过200元,而直径约10厘米规格的发财树要卖400多元,花盆价就占了200元,“花漂亮,盆也漂亮,才能卖出去。”他进的满天红38元/株,五株种在一个盆里再造型,再换个漂亮的盆,最多只有400元左右,金钱树、凤梨花等也是如此,利润并不多,最近几年基本是保本甚至亏本经营。
花农将花卉贱卖给批发商
与往年花圃里花卉争奇斗艳不同的是,深圳光明新区玉律村的两家花木种植场今年很“低调”,花圃里除紫薇、菊花、水仙等常见花卉品种外,没有往年品种奇特的花卉,全是盆栽花卉。
“早些年这时候已经收到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订单,但2012年开始订单量越来越少了。”泳森花木场的梁老板说,早些年,她100多亩园圃的花到年底几乎卖光,近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去年低价处理,“差不多亏损十几万元。”
今年年初开始,梁老板100多亩园圃里,只留下不到10亩种花卉,剩下的全部种植观赏性园林植物,“全部种植70厘米盆径的,往年受机关单位热捧的大盆花卉全部卖不出去。”今年,园圃收成不错,一品红、紫薇有1万多盆,大多数已经被预订,“是一些散客、熟客和私企,看花的实际上没有多少人。”
深圳宝山园附近一家花木场的胡老板也感叹花卉生意难做。与梁老板不同的是,除花卉品种越来越朴素、简单外,胡老板还在销售渠道上动了头脑。胡老板在深圳种植花卉已经8年,在他印象中,往年12月开始就会陆续接到国企、单位大订单。而今年,花卉备受冷落,他便开始寻求别的渠道。除少部分高档盆花外,大部分盆花直接“贱卖”给批发商,“比如一盆长势较好的水仙可以买到80元甚至100元,但卖给批发商利润要缩水不少。”
胡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差不多4000盆,以前每盆毛利20多元,去除土地租金、人工成本,差不多每盆只能赚10元。现在卖给小批发商,每盆毛利10多元,肯定亏。而且,以前不用到处折腾,坐在家等大笔订单,现在要四处找人求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