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重庆:杜市镇转型乡村旅游 撬动村庄经济

来源:华龙网  作者:雷其霖  2015/3/24 10:18:15

漫山遍野的梨花。通讯员 苏盛宇 摄

每一个浩荡的清晨,总会有缤纷的花朵盛开。每一个盛开的花骨朵,里面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在江津杜市镇,这样的未来一直很美好!

 汽车步入巴南区一品镇,顺着210国道进入杜市的场镇,参天的小叶榕沿着七、八公里的国道长成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每到苗木成型时,来来往往的大货车从一品下道口涌来,将栽种好的苗木送往各地。它们生长于此地,却要在别处落地生根!这是杜市镇人的多年辛勤劳作换来的回报——三个村1600余户花农因此受益。

依托1.8万亩的花木种植,江津杜市镇已经成为重庆市最大的杜鹃花和红继木基地镇。

但朴实的村民并没有安于富足的现状,每日清晨的鸟语花香唤醒了前来度假的游客,花木之乡正在向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突围。

村民从花木中“省”来 全民爱上花木种植

杜市镇发展花木种植已有20多年的历史。

从梅湾村村民熊建国从山东引进的第一株杜鹃花开始,当地部分村民就跟着熊建国种植花卉苗木。

易治林是个地地道道的杜市镇人。2001年,从广东务工回乡开始跟随父亲种植花木,经过多年资本和经验的积累,现在的易治林是当地有名的花木种植能手。

从最初10多亩地到现在的320亩花木种植面积,易治林用了10多年的时间来孵化他的花木产业。

通过承包当地村民的土地,易治林引进管理人才,自己办起了湘龙花木场,请了几十名当地村民照料花木。此外,他还拓展销售渠道,自己做起了园林设计公司,把园林公司分店开到了重庆。

村民的觉醒始于像易治林这样的花木大户的带头。

起初,多数村民通过将土地流转给大户,然后进入大户企业务工,一边学习种植技术一边盘算开办自己的花木企业。

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小收入”到如今杜市镇太公山鳞次栉比的花木竞艳,从最初对花木产业的一窍不通到如今的种植能手,杜市镇人花了多年的时间来积淀。

通过积累花木种植技术和“第一桶金”,加上当地政府的引导,村民正在进行一场关于苗木种植观念转变的反省。

桃花山从花木中“醒”来 杜市花木走进亚太市长峰会

村民们爱花,爱那漫山遍野的一抹姹紫嫣红。

2005年10月,第五届亚太市长峰会在重庆举行。来自41个国家(地区),124个城市的932名中外代表和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世界银行等在内的9个国际机构,9个外国驻中国领事机构以及255家中外企业界高层人士参加。杜市花木作为会场园艺花卉的代表,第一次登上如此高规格的舞台。

时隔一年,杜市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就达到了5500亩,已经有12家业主成立了自己的花木企业,年产值达4500万元。也就在当年,当地第一家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即便是这样,杜市的花木种植依然没能让更多的村民拿出毕生积蓄来赌一把。

成立于后不久的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只有10多户村民加入。

经过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引导和宣传,2011年,杜市镇村民用了五年时间来尝试花木种植。1000余户村民加入到种植花木的行列中来,花木种植面积从5500亩发展到2011年的16000亩,直接从业人员从2006年的1500人发展到4000人,产值也实现了几连跳。

2011年4月16日,首届重庆江津(太公山)花木节在杜市镇拉开大幕。当年的花木节以“壮大特征工业,建立招商渠道,统筹城乡展开”为目的,以花木节为渠道,展开招商引资、工业协作等经贸作业。开幕式当日,杜市镇的小企业主们与重庆2家实力雄厚的花木公司现场签约。节后有13家栽培公司落户杜市镇,近200家公司出名前来收购。

编辑: 橡皮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