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再平:让游客永记茉莉花香
来源:乐山日报 作者:张家华 2015/6/3 13:21:13
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自己的“茉莉梦”,凭借努力从一个煤矿工人一步一步成长为国家级2A景区的创建者。他为犍为县清溪镇——“中国茉莉之乡”的发展辛勤耕耘着,让乐山茉莉“香飘四海”。他便是犍为县桫椤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蜀南茉莉香都分公司董事长陈再平。
敏锐嗅觉 探出商机
陈再平出生于犍为县芭沟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陈再平便在家中务农,18岁那年,他开始进入当地煤矿上班。由于工作出色,很快当上矿长。2005年开始,在坛罐窑电厂的大坝旁,陈再平用多年的积蓄,开起了一家名为“桫椤山庄”的农家乐。
2009年,犍为县着力打造芭(沟)—马(庙)旅游环线,到桫椤湖观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桫椤山庄”当时的接待规模受到局限。陈再平敏锐地意识到,应该把握这一机遇,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休闲娱乐去处。
2010年,陈再平重新选址,与朋友合伙斥资2800余万元在犍为县清溪镇沉犀村新建了一座集食、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蜀南茉莉香都”,并成功地把“茉莉香都”纳入到旅游环线之中。
景区南靠马边河,北侧紧邻万亩茉莉花田,被万亩茉莉花紧紧围绕,形成了绿色、香气环绕的生态氛围。在蜀南茉莉香都,游客可以体验到茉莉花的爱情文化、友情文化,同时可以在茉莉的香气中进行滨水游乐、花田体验、花泉度假、茉莉养生等活动。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四川省四星级乡村旅游酒店。2013年,景区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旅游行业最高奖——“金熊猫奖”。2014年,景区再获“四川省百强农庄”称号。
乘风破浪 克服危机
然而,蜀南茉莉香都的发展路上也布满荆棘。由于管理体制尚未健全,2011年,茉莉香都连续几个月出现亏损状况。面对这种情况,陈再平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改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多方奔走,吸取其他地方成功经验。经过一番努力,与成都、宜宾等多家旅行社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生意有了转机。
2014年,陈再平却动起了放弃经营的念头。陈再平告诉记者,当时景区外修路,导致交通不便,游客量迅速下降。“员工工资都无法正常发放,连连亏损也让不少股东退出股份。”陈再平回忆,“那时真的很痛苦,甚至想放弃了。但从内心上讲,自己真不甘心,不能眼睁睁看着辛勤的付出付诸东流。”对此,陈再平不断加强景区营销,同时开展各种营销活动维持景区发展。终于,景区经营逐步回到正轨。
创新模式 拓宽产业
桫椤山庄成立以来,陈再平一直在思考,如何打破传统农家乐单一模式。“传统的农家乐通常就只提供餐饮、棋牌活动,同质化十分严重。”陈再平说。2005年,陈再平购买了四艘游船置于“桫椤山庄”旁的桫椤湖,供游客泛舟湖上,感受桫椤湖的绝美风光。2012年,陈再平打造了乐山地区第一家水上漂流项目——蜀南茉莉香都漂流。漂流从桫椤湖下游开始,全长5.5公里。漂流中,沿途的茉莉花以及自然风景净收眼底,让游客既能体验到漂流的激情,又能感受沿河两边优美的风景。
对于乡村旅游,陈再平也是充满信心。为了让游客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味”,陈再平亲自设计,采用川南楠竹建筑材料,并以独特的建筑造型,使景区增添浓厚的地方特色,也让景区带上几分古朴和神秘。同时,美味的野生河鱼、野菜,独具特色的茉莉花宴更是让游客大饱口福和眼福。
陈再平告诉记者,下一步,将继续依托山水资源,围绕茉莉花文化,从生态旅游、养生旅游打造,进一步拓宽产业链,深度挖掘茉莉花价值,从文化、食品、健康等方面延伸,让“中国茉莉花之乡”为乐山旅游增添不一样的元素。
推荐阅读:
陈龙:茶花园里的根雕爱好者
郑泽新:舍弃公家饭 种下致富花
苏州最有“情怀”的花农 18年栽培一棵“梦”
吕进耀:花甲农民巧手“摆弄”出一个“童话世界”
编辑: 菩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