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阜阳90后花店主鲜花扮靓创业路

来源:阜阳日报  作者:尚原野  2015/6/16 9:57:00

大学毕业后,她没有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而是在父亲的帮助下,在市区开了一家自己的花店。每到人们在节假日计划着如何放松身心,她却把几乎所有时间放在了花店的经营上,在忙碌中挥洒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承父业开花店

在阜城阜王路上,有一家名为“花度第五季”的鲜花店,店主赵金英是一位毕业于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的90后女孩,一年多来,她不但在鲜花销售模式上做出新探索,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阜城鲜花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我们家从90年代就在阜阳开花店,我这样做是在继承父业,也是让自己在社会上接受锻炼。”赵金英告诉记者,她的老家在皖东北的宿州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父母从宿州市园林局调到阜阳市园林局工作,他们一家就搬到了阜阳。1996年,父亲在阜阳商厦开起了全市第一家花店,在此后的二十年时间里,这家花店见证了一座城市鲜花消费从无到有、从特殊商品到日常生活点缀的发展历程。今年24岁的赵金英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并在大学毕业后把父亲传授的这项技艺当成了谋生手段。   

“直到现在,我爸还经常到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和行政学院上插花艺术课,我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的这门手艺。”赵金英说,这么多年来,父母亲除了上班,其他时间都用在了花店经营上。在儿时的记忆里,他们每天都在忙着采购、插花、包装、送货,耳濡目染中自己就学会了鲜切花的插花技巧。现在,她和父亲各自经营着自己的花店,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所有风险全部由自己承担。

假日都在忙碌

鲜花这种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每个重要的节假日都是销售旺季。在节假日到来的前一周,网上的订单和进店的顾客会比平时明显增加,而每年的情人节和母亲节,很多花店都会遇到供不应求的情况。

“今年情人节,我从上午8点开门一直忙到晚上10点关门,才想到一天都没有吃一口饭。”赵金英告诉记者,每年的情人节都是一年中生意最忙的时候,从早到晚加工近百束玫瑰花,顾不上吃饭喝水非常正常。如果赶上春节期间大部分航班和物流停运,前一天晚上定的货第二天早上就不一定能送到,下班后还要及时组织货源、联系物流,不敢有丝毫马虎。

“店里的鲜切花绝大部分都来自昆明,晚上下的订单,第二天早上8点,货就能送到门口。”赵金英说,为了保证花束的新鲜,她每天都要从昆明订货,通过航空物流到郑州中转,然后再运回阜阳。即使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她也从未放弃过对理想的追求,哪怕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把自己的花店经营好,她也不后悔。

干自己喜欢的事

大学毕业后,赵金英也像很多同龄人一样,打算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感觉备受约束;选择自己创业,又担心错过了择业的机会。不过,经过两年时间的打拼,她已经适应了自己开店的生活状态,经济收入远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高得多。

“像我这种父母都有工作的毕业生,一般都希望找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赵金英告诉记者,刚开始开店的时候,父亲给予她很大的支持,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父亲也一直在鼓励她不要轻言放弃。就这样,她顺利度过了创业初期的生意不景气,并在鲜花消费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近年来,传统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青年群体的消费需求,赵金英尝试着与百度糯米、大众点评、美团等团购网站合作,用团购的价格争取更多的客户群体,取得了成功。

“在鲜花消费群体中,有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正在谈恋爱的青年人。”赵金英说,这一群体的生活节奏很快,不可能为了一束花跑几趟花店,因此都比较喜欢团购。她通过网络销售平台,不但打开了市场,而且还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消费者群。带着对鲜花的无限热爱,她现在已经不打算寻找其他的稳定工作,干自己喜欢的事,其实比什么都强。

推荐阅读:

罗显忠:带领村民培育苗木奔富路

屠国君:添点绿是一个农人的情怀

赵红兵:让云南鲜花盛开在安哥拉

李文华:利用资源优势 带领村民致富

编辑: 菩提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