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山东滕州:巧打“林下经济”牌提速精准扶贫

来源:滕州日报社  2016/6/2 17:00:00

5月中旬的一天,在柴胡店镇簸箕掌村核桃基地里,60多岁的刘振军正在给核桃树浇水。当被问及家里的变化,刘振军笑着说:“以前家里地少,没啥收入,外出打工工资也不高。现在种了9亩多核桃,一年收入达3万元,比外出打工好多了。既可以赚钱又可以照顾家,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簸箕掌村耕地面积876亩,现有农户340户870人。全村人均可耕地面积少、产出低,农产品结构单一,群众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缺乏发展起来的规模和动力。如何突破这一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呢?该村党支部书记谢安中告诉记者,在山上种植核桃树,林下在搞养殖业,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还保护环境。在市林业局的指导下,簸箕掌村成立了核桃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协会与贫困户协商,对种植核桃有兴趣,积极性较高的贫困户实行种核桃扶贫。目前已有7户贫困户靠种植核桃脱贫。“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模式,在簸箕掌村大力推广发展林下经济,让种植核桃树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谢安中如是说。

簸箕掌村的这种“扶贫”模式,如今是我市巧打“林下经济”牌提速“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之一。据市林业局副局长孙淑荣介绍,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对症下药、“因户施策”才能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我市大部分镇属于平原镇,对现有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趋于饱和。在现有土地条件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通过立体化种植养殖,提高山坡地的利用率,是让土地“生金”、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法宝”。在近两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巧打“绿色”牌,通过重点发展林下经济,不断加快全市的精准扶贫工作进程。目前,我市600多名贫困户选择发展林下渔、林下菌、林下禽、林下药等林下经济作为脱贫致富项目,其中有400余人因此摘掉“贫困帽子”。

为保持林下经济发展势头,加快精准扶贫工作进程,我市注重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有利条件,积极指导各镇壮大产业规模。在此基础上,大力争取林下经济货款贴息,解决林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采取“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提高林农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新发展经济林面积1.7万亩,发展了省级元宝枫繁育基地、万泽农业观光园等林业产业基地17家,各类林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59家,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36家,农民比入社前人均增收1200余元。

孙淑荣介绍说,目前,我市编制了《林下立体种养手册》,通过实施林下种养试点,大力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林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镇,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每年培训人员8000余人次,使许多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坚持“领导联村、干部联片、职工联户”的“三联”帮扶机制,灵活利用中央财政补贴造林项目,向70余户林农发放林木补贴资金240万元,通过采取“扶上马再送一程”之策,让扶贫不断释放红利。

推荐阅读:

内蒙古鄂伦春:发展林下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四川内江:依托退耕还林 促进林业发展林农增收

广东顺德:创建国家级示范区,花卉出口将更“顺”

黑龙江:加大经济林营建 成就"金山银山"

编辑: 小白杨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