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溧阳农民吴春法两度打造花果山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华再清  2016/8/24 17:02:56

说起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镇年逾花甲的农民吴春法再造花果山这事儿,里面可蕴含着他夫妻俩传奇般的故事。

早在2000年,在外多年从事建筑业的吴春法与妻子雷义芳回到家乡。看到留守在家的姐妹们因为没事干而整天沉迷于打麻将,雷义芳萌生了一个想法:承包荒山,带着姐妹们开发果园,建旅游农庄。她的这一想法不仅获得丈夫的支持,而且得到姐妹们的力挺。为此,夫妻俩拿出打拼多年的积蓄,流转承包了天目湖畔500亩荒山,并把这片荒山取名为花果山。

从农民到包工头,又从包工头到农民,夫妻俩经历两次“转身”。用雷义芳的话说,第一次转身是为了家庭致富,第二次转身是为了带领农村留守妇女共同致富。

雷义芳带着姐妹们干,姐妹们则每月按劳取酬,成为果园产业工人;吴春法则协助妻子跑科研院所,引新品、学技术。经过4年苦干,荒山变成了花果山,拥有12个系列86个品种果树,成为常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溧阳市“三八”农业标准示范基地,果品获国家相关部门绿色食品称号。

2004年4月,因央视《致富经》栏目介绍雷义芳带领农村妇女致富的优秀事迹,她成了“名人”,并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常州市女生产能手、优秀创业女性。

依托果园建农庄,花果山不仅为天目湖增添了一道风景,而且因成功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成为溧阳首批跻身于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之一。

然而,就在经过10年经营、花果山事业红红火火之际,发生了让吴春法、雷义芳纠结而痛苦的两件事:一是溧阳划定天目湖生态保护红线,紧临湖面的花果山不能深度开发;二是雷义芳被医院诊断为癌症,需康复治疗和安心静养。面对生态红线与生命之忧,深明大义的夫妻俩最终作出放弃事业的决定。

有道是,知妻莫如夫。看到术后静养的雷义芳经常长吁短叹,吴春法深知这是她对曾苦心经营事业的感伤。为了慰藉妻子,他作出一个大胆决定:另觅新天地,再造花果山!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妻子兴奋之余表示了担忧:“你年近花甲,还能折腾?”而所有亲戚则极力劝阻:一双儿女大学毕业都有了工作成了家,该是享享清福的时候了,没有必要再去冒风险、苦自己……

一心想延续妻子事业的吴春法则固执己见。2011年,他选择了荒凉的凤凰山,只身住进山里,4年间引进种植了100亩本地稀有的水晶白杨梅和近百亩黑杨梅、东魁杨梅,并选择了原花果山上的优质红李、杏李、李王等果树分块种植。他说,要满足游客的爱好与乐趣,必须有丰富的品种。好在自己在与妻子经营花果山的10年中,学到了技术,懂得管理,因而既节省了聘请农业专家的成本,又可独当一面开发经营新的凤凰山旅游农庄。

历经4年垦荒,年逾花甲的农民吴春法终于在天目湖与大溪水库之间的一片荒山上,建成了拥有300多亩果林的凤凰山旅游农庄。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连绵的山峦满目苍翠,如世外桃源;新建的山庄矗立山腰,像海市蜃楼;满山的杨梅挂满树枝,使人望而生津。点缀山间的红李、杏李、李王、黄桃、蟠桃等各种果树,组合成一道道诱人的花果山风景。

吴春法介绍说,4年来,他在凤凰山累计投资近700万元,初步完成了他与妻子再造一座花果山的心愿。丈夫初步完成了自己的心愿,雷义芳深感欣慰,脸上荡漾出幸福的笑容……

采访结束时,吴春法对记者说:“好产品需要吆喝。凤凰山风景美、景致佳,而果园已进入盛产期,如果没有游客前来采摘,也可能会功亏一篑,请多联系亲朋好友,广为告知为谢!”

推荐阅读:

孝昌陡山乡苗木花卉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宜章脐橙”是怎样变成“网红”的?

德州花卉批量"飞"往国外

庆阳市在西北苗木洽谈会上收获颇丰

编辑: 梧桐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