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斗石汉子”张顺禄:深山鏖战石漠化35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杨云  2017-10-23 13:41:04

爬山、弯腰、蹲下,手掌用力插进土里。每攀爬十米左右,张顺禄都会重复这样的动作。

“石漠化山地,不同高度湿度有差异。”在一处石窝,张顺禄抓起一撮泥,拇指使劲一搓,纷纷变成粉末。“有点儿干,可能又要旱了。”  

说完,张顺禄站了起来,围着这处石窝里的核桃树左看右闻,从树根到树梢,上下检查后对随行的记者说,“缺水、缺肥,得赶紧补。”

在石头山上一阵忙碌的张顺禄是一个59岁的农民,在家乡坚持石漠化治理35年。

张顺禄的家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连环乡屯上村干海子组,地处滇桂黔石漠化区腹地。石漠化,是水土流失的极端形态,有“土地癌症”之称。此类区域的民众,数百年来种粮食,常年是“种一坡收一箩”。

“山改坡,坡改梯,梯改水田,这是张顺禄父子的治山治石办法,很管用。”“从张顺禄父亲开始,他们一家人就种树、治山,几十年了,还是蛮有效果。”“大伙也跟着张家人学,治理荒坡荒地,村里也鼓励大家植树造绿。”走进村里,不少村民听记者打听“张家事情”,打开了话匣子。

张顺禄的家依山而建,满院堆着玉米棒子和板栗。

1982年春天,张顺禄得到明确到户的20余亩土地后,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土地上面。

35年来,张顺禄戴草帽、穿拖鞋、带砍刀、背背篓,巡山、看树、护林,和在石头山遇见的模样一样。

“治理石山不易,人必须勤快,还要有方法、讲科学。”张顺禄告诉记者。

连环乡农业站的驻村干部、屯上村主任田维东5年前来到干海子,给了张顺禄一些建议:干海子除石多土层薄外,土壤的酸碱度异于其他石漠化地区,加上夏季高温少雨,一般经济作物在这里种不活、长不好。

田维东与县林业局的同事沟通交流后,推荐张顺禄在自家石山上套种核桃和李树。

张顺禄说,他出生在大山深处。2岁时,跟随父母亲到干海子开荒。当时的干海子山坡上没有一棵树,一下大雨就爆发山洪。

“山上无树,山脚遭殃;无树固土,石漠化就严重。”张顺禄回忆说,“‘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父母亲种树开荒,直至种活一片林。”  

“我长大些,也跟着父亲种树拓荒。”“后来,我的孩子们也跟随我和父亲一起种树拓荒。”放眼望去,张顺禄家周围几片山头,树都已经长成林,郁郁葱葱。

“现在,村民也跟着一起治山种树,也种出了好几片林,”贺顺全告诉记者。

这两年,“爱折腾”的张顺禄又开始探索山顶种养护林,山腰种经果林,山脚种砂仁、生姜、玉米,在家养殖猪牛的“生态农业”。

55年,一座禿山,在张顺禄一家三代人手中,变成了一片绿色。

35年,张顺禄的坚持让干海子披绿,让儿孙可以安居。

在张顺禄与干海子村民植树造林榜样下,连环乡奋力再造片片青山,共改造各类荒地林地石山8万多亩,让森林覆盖率达67.7%。

采访车沿着弯弯曲曲的通组路缓慢行驶,路两侧是零星的房屋,再有就是连绵起伏望不到头的群山,大多数披绿。如果不是屯上村支书贺顺全提醒,很难想象,这已经驶入了滇桂黔石漠化区腹地。

推荐阅读:

山东林业科技扶贫新模式 由“输血”变“造血”

兰州七里河:那时花开 “贫困村”变身“花语小镇”

内蒙古包头:万亩林果“摇钱”乡村旅游致富

新疆墨玉县:长出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编辑: 牡丹花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