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占香:让荒山变样30万棵大树绿满山梁(图)
来源:黑龙江日报 2007/1/27 14:27:40
她目不识丁,却认准了一个道理:要用自己的双手,让家乡的荒山变样。近30年的时间里,她在山梁里种下了30多万棵树———她只是林口县朱家镇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名字叫朱占香。
“春季到来山花开,植树的人脸放光彩,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我愿伴小树走向未来……”这是朱占香和丈夫刘忠仙自己编的山歌。30年间,在林口县朱家镇一片叫石板沟的山梁里,每天都传出这质朴的歌声,给他们和声的是那漫山遍野、莽莽苍苍的30多万棵大树。

朱占香
与树结缘:“在家愁,上山就笑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全国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下,朱占香所在的生产队也制定了这样一条规定,只要在荒山上植树,就可以按棵数抵生产队的欠账。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朱占香夫妇与树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8年,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别人家起早扛着锄头下地,朱占香就扛着锄头上了山。
踏着遍山的露水启程,得走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植树点,还没干活就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每晚披着月色回家,浑身上下就像是散了架。不知有多少次,朱占香夫妇连衣服都没脱就进入了梦乡。
1988年,村里毁林开荒的多了起来。为了保住自己辛苦种下的林子,两口子一商量,干脆把家搬上了山,一来方便管护,二来也能省下赶路的时间多种点树。
山上没有房子,朱占香就和丈夫动手挖了两间地窨子,支上锅灶;山上没有水,吃水就全靠草甸子里下雨时积存的雨水。山上没有电、没有灯、没有广播、没有电话……
每天晚上,朱占香就把家里的那只大公鸡抱到了炕头上,鸡叫头遍,她就爬起来做饭,顶着还未落下的月亮上山了。
盛夏时节,山里闷热,喘不过气来,火辣辣的太阳晒着,草爬子、瞎蠓、蚊子特别多,连叮带咬,脸上、身上常常是青一块、红一块,痒痛难忍。胳膊、腿上不时被矮树棵子刮出道道血口子,再被汗水一泡,浑身难受。一天晚上,朱占香枕着丈夫的胳膊流着泪问:“老刘,你说咱这么干,到底为了啥?”可第二天天没亮,她又扛起了锄头,山林里又响起了两口子欢快的歌声。朱占香说,在家哭,上山就笑了,只要走到山上,心里啥愁事儿都没了。
“朱”葛亮:自造喷灌设备
对朱占香而言,造林绿化最难的还不是辛苦,而是没有钱投入。植树每年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朱占香向亲戚朋友借钱,找人“抬”钱,最多时拉下的饥荒多达8万元。
编辑: 红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