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专家学者推荐
园林名人堂首页 >> 专家学者 >> 正文

俞孔坚:大地上的丰盛人生

来源:中关村  作者:吴炜  

俞孔坚:大地上的丰盛人生

个人简介:

俞孔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兼职教授。长期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和景观设计、生态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曾九度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荣誉设计和规划奖,五次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两次获得全球最佳景观奖等。

主要事迹:

“知识分子”俞孔坚

在夏颖奇的眼里,俞孔坚是他心目中一位具有艺术"大家"气质的海归人才。当记者问俞孔坚关于“大家”的看法时,俞孔坚这样回答:“所谓的‘大家’应该面向中国和全球性的大问题,提出大的解决思路,而不是陶醉在自我的小天地或者自我的专业。大的艺术和小的艺术的差别就在于你是自我陶醉呢,还是面向世界,做改变世界的事情?”

作为一个学者和知识分子。俞孔坚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往往超越于狭隘的学科范围。他多次通过电视、图书等各种媒介呼吁环保、人文、绿色,并对圆明园改造、“绿色奥运”、大运河遗产保护等项目作出了很多耿直的发言。

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是俞孔坚在其博士论文中最早提出并进行深入研究的。俞孔坚回国以后又做了国土和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规划--这一关键词也被十八大报告吸收了。

俞孔坚回国后还专门做了大运河的研究。他上书国务院,建议将大运河作为国家遗产、世界遗产来保护。到了今年,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终于成功了,他感到很欣慰。

俞孔坚还痛心于工业厂房的大量拆迁,认为工业遗产也是文化遗产,也应该得到保护,后来就上书国家文物局,并在2006年起草了工业遗产保护的《无锡建议》,使工业遗产得到了应有的地位。

此外,像北京市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海绵城市”、绿色廊道、绿道建设等,都是俞孔坚带着学生最早进行过大量研究的课题,到现在这些方案已经在很多地方得以实施。

俞孔坚还用一些特别的方式为土人做“市场营销”。比如他回国后,首先写了一本发行量很大的书,叫《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实际上就是告诉市长们以前的做法哪些做错了,哪些地方应该如何做。后来他又写了《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再造秀美山川的空间战略》,指出在国土安全尺度下、在区域尺度下应该怎么做环境设计。这实际上就是在“营销”他的理念,并通过这种“营销”告知大家土人能够做什么。

整个国家在逐渐转变。现在,至少在国家的领导者、决策者层面,关于环境的思想意识已经有了转变。在中共十八大报告里,已经把建设生态文明、倡导绿色建筑、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和生态安全格局等提高到了国家政策的高度。在五个“文明”的建设中,生态文明被放在优先地位。甚至在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讲话中,出现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言辞。

俞孔坚提出的基于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法论,已被国土资源部作为新一轮国土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其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底线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也已经被广范用于生态红线及水生态红线划定。

所以,俞孔坚作为一个学者和设计师,他给社会做出贡献的,不光是实际建设项目,他的理念、思想也在影响着决策者的行为。

有意思的是,作为学者和知识分子的俞孔坚,他的笔下和口中还时常会出现"民主"、“平等”、“自由”等字眼。他甚至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皇权思想”、“专制”等政治概念指称一些建筑或景观设计风格。他表达了对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赞赏,并试图在景观和建筑设计、规划领域推进“新文化运动”、推进“民主”和“为人民服务”。从这个角度看,设计师俞孔坚似乎又成了“政治”的俞孔坚。只是,他用静默的艺术(景观与建筑)实现他作为知识分子式的言说。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