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按栏目搜索 商人动态 经营之道 经典案例 前车之鉴
姓 名:何巧女简 介:何巧女,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园林学专业,学士学位,北京林业大学..
姓 名:傅强简 介: 傅强,英国宝佳丰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裁..
姓 名:王召明简 介:王召明,男,民建成员,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姓 名:傅金标简 介: 傅金标,华夏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
姓 名:胡优华简 介: 胡优华,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2014年,安徽华艺园林成功登陆新三板..
姓 名:张达军简 介: 张达军,上虞市轩之禾园艺场总经理,现任绍兴市花卉产业协会理事..
姓 名:郑勇平简 介:郑勇平,森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
姓 名:周耀庭简 介:周耀庭,江苏省无锡市港下镇人,现任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
姓 名:金玉兔简 介: 金玉兔,浙江三叶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从白手起家到成为..
俞涌荣,义乌的一名盆景园艺师,1998年,开始自学盆景设计与制作,2002年,在首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花卉盆景展上,他的盆景作品获得银奖。他没有专业的美术背景,也没有专门拜师学艺,除了当年女儿为他订的几本园艺杂志,对盆景的所有认识、设计和制作都是自学而成,对他而言,自然山水就是他最好的老师。
如果说假山盆景可以做出创意来,那么俞涌荣的微型假山盆景和立体假山盆景一定是夺人眼球的一类。 从“泥水匠”到园艺师 “十几年前我是做建筑的,会做水泥、砌地砖,但是没想到,改行十多年,现在做盆景还是离不开石料和水泥。”一边忙着手上的活计,一边和记者闲聊的俞涌荣,看上去瘦瘦黑黑的,和一般人心中的园艺师形象不太符合,只有一双因为长期雕磨石块而长满了老茧的大手,足见其日日与石头为伍。 早在1998年,俞涌荣就放弃了“泥水匠”的活计,开始自学盆景设计与制作。“因为从小喜欢花草虫鱼,有空的时候,我就老往那时的绣湖花鸟市场跑,常常一看就忘了时间。有时候遇到给顾客的庭院布置大型假山盆景的机会就特别高兴,老是琢磨着怎么设计更好看、更生动。”慢慢地,俞涌荣不再满足于仅仅做庭院布置,他开始琢磨着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盆景店。于是,在当时的大棚市场里,俞涌荣有了自己的小摊。 一不小心捧回个园艺大奖 2002年,俞涌荣的阵地移到了义乌农贸城,同年,首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花卉盆景展召开。就在那届花卉盆景展上,俞涌荣捧回了盆景类银奖,这让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俞涌荣从来没想过自己能获奖,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没有专业的美术背景,也没有专门拜师学艺,除了当年女儿为他订的几本园艺杂志,自己对于盆景的所有认识、设计和制作都是自学而成。对他而言,自然山水就是他最好的灵感老师。 建筑材料成盆景主角 “猜猜看,这假山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俞涌荣神秘地问记者。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些石头确实挺特别,布满了细密的蜂窝状的小孔,石块还呈现了水泥灰色。“这是水泥浇出来的石块,建筑上叫轻质砖。比普通的石头轻的多,吸水,保湿、透气,关键还容易雕琢,用平常用的十字开刀就能轻松雕刻出自己想要的形状。自从发现这宝贝之后,我就不用普通石头了。”谈到自己的“小发明”,俞涌荣像孩子般得意。 但记者还是有疑问:“这么灰灰的颜色,雕成假山不会难看么?”俞涌荣指着旁边做好的成品说:“你看,因为这石块的吸湿性好,藻类容易成活,这座盆景做好时间不长,但是底部往上5公分左右的面积都已经覆盖了青苔色。时间越久,整个石块越会显出绿色。远远看去,就像森林覆盖的群山,这种效果,一般的石头可不一定能达到。” 除了石头,俞涌荣还对盆景中的另一主角——树木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盆景常用的树木都是微型的,简单说就是要有大树的形态,但是整枝的高度又要控制在0.5米以下,一般都在0.3米左右,太大了就没办法用到盆景中。因为这类树木难找,我经常在逛苗木市场时,看到合适的就买下来,养在自家房前院后,等以后慢慢构思。” “我做生意不贪心,也不指望赚什么钱。因为做的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所以只要日常生活能维持下去就够了。做盆景,最快乐的时候就是看到有顾客欣赏自己的作品。只要有人喜欢,我就会一直做下去。”说到未来,俞涌荣的话语中透着浓浓的满足。他深信,自己在石头上凿出的“艺术之花”将一直灿烂下去。 (来源:义乌商报;作者:朱葵阳 吕晶晶)
推荐阅读:
徐州汉王藤花种植效益高
苗农万元征集2万年前阴沉木根雕方案
韦宏民:坚守那一抹绿
龚建平:让园林产业为农民增收辟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