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按栏目搜索 商人动态 经营之道 经典案例 前车之鉴
姓 名:何巧女简 介:何巧女,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园林学专业,学士学位,北京林业大学..
姓 名:傅强简 介: 傅强,英国宝佳丰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裁..
姓 名:王召明简 介:王召明,男,民建成员,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姓 名:傅金标简 介: 傅金标,华夏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
姓 名:胡优华简 介: 胡优华,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2014年,安徽华艺园林成功登陆新三板..
姓 名:张达军简 介: 张达军,上虞市轩之禾园艺场总经理,现任绍兴市花卉产业协会理事..
姓 名:郑勇平简 介:郑勇平,森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
姓 名:周耀庭简 介:周耀庭,江苏省无锡市港下镇人,现任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
姓 名:金玉兔简 介: 金玉兔,浙江三叶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从白手起家到成为..
向华生(化名),一个东北农民,却因为阴差阳错的机遇来到上海。在这里,他用“花盆土”的概念开拓出巨大的市场。从东北农民工成为千万富翁,向华生仅仅用了8年时间。
一张车票改变命运 向华生(化名)经常会给自己的孩子说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准备去上海,一个准备去北京。两人在候车厅等车时,听等车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准备去上海的人心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心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 旁人的议论让两人都改变了初衷。说来也巧,两人在退票处偶遇了,互相交谈后,交换了车票,然后各奔东西。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初到北京的打工者,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捡破烂卖钱还能寄点钱回家。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遍地黄金(1196.00,2.90,0.24%)的城市。只要愿意干活,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居然也可以赚钱! 这其中去上海的那个人便是向华生。初到上海的他敏锐地观察到:上海人特别喜欢养花,他脑子一转,有了个做无本生意的想法。第二天一早,他在郊区装了10包泥土,冠以“花盆土”的名义,以一块钱一包的价格兜售,居然被一抢而空。 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6次,净赚了50元钱。这50元钱,是他掘得的第一桶金,激励起了他的创业雄心和信心。他开始研究各种土壤,哪种花卉适宜在哪种土壤中生长。渐渐地,他的“花盆土”名气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不久后,他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门面,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从线下到线上 创业成功后,由于“花盆土”属于毫无技术含量的产品,很快就出现了许多竞争对手。如何占领市场,开拓更多的消费人群?向华生又开始打起了网络的主意。 向华生先与百度等搜索引擎合作,只要用户输入“花盆土”,第一品牌就是向华生的花盆土。在许多商家也学会这招术之后,向华生另辟蹊径,利用自己丰富的花木种植技术,在新浪、百度等提问栏目中自问自答,在宣传种植小技巧、解答种植疑问的同时,巧妙地植入自己的花盆土品牌。不少喜欢种植但又没有经验的新客户在浏览过他的这些小技巧、小疑问后,纷纷向他订购花盆土。 “把无技术含量甚至是零成本的东西,包装成别人迫切需要的商品,其实并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论。我到现在为止,只有高中文凭。”向华生自嘲道:“你发现了别人的需求并提供别人想要的东西,哪怕是地上随处可见的一把泥土,也是抓住了机遇与市场,抓住机遇的人,就可以点‘泥’成金”。 “创造奇迹的地方” 8年间,聪明的向华生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工摇身变为了千万富翁,可他并没有满足,还是在不断寻觅商机。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当时的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而忽略了招牌的清洗,结果好多商店楼面亮丽但招牌污渍斑驳。 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些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由于抢占了市场的先机,公司迅速发展,最终他的公司拥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也由上海延伸到杭州、南京等周边城市。 若干年后,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火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空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就在几年前,两人曾交换过车票,那情景犹如发生在昨天。那个捡破烂的人便是当初选择去北京的外乡人。 “上海,是能创造财富与奇迹的地方!”向华生每次回老家时,都会用这句话打动一批同乡,跟随他来到上海创业。而最早决定与他一起来上海打拼的年轻人,现在大多已经自立门户。华向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往事,能够给别人带来点什么,更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让更多的人来到上海创业。 (来源:上海侨报;作者:时双庆 吕松)
推荐阅读:
俞涌荣:让石头开出“艺术之花”
龚建平:让园林产业为农民增收辟新路
陈守良:花卉界的一颗明星
龚湧:书法意趣入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