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政府官员推荐
园林名人堂首页 >> 政府官员 >> 正文

盛甲午:21年的坚守,他超越了什么?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梅青 吴兆喆 秦志强 宋聪  

盛甲午:21年的坚守,他超越了什么?

个人简介:

盛甲午,河南省许昌市林业局局长。

主要事迹:

盛甲午:21年的坚守,他超越了什么?

盛甲午,一个低调却总是引人注目的林业局局长。

从1990年上任许昌市林业局局长至今的21年,他经历了河南省平原绿化达标、平原绿化高级达标、林业生态县建设3个重要林业发展阶段,也正是这3个阶段取得的突出成绩,将许昌和他一起推到了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建设的聚光灯下。

对于盛甲午,坊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他有才,在职21年,许昌林业风生水起,绿化势头锐不可当;另一种观点认为他淡泊,在职21年,始终停留在同一职位,但一如既往,无怨无悔。

在中国,每一个熟悉政府体制的人都清楚5年换届的规章。有人猜测,是一个又一个的绿色攻坚战,离不开这位“能担重任、能干成事”的局长;也有人说,21年的“不倒”证明了他的忠诚和品格。

有专家称,盛甲午的任期之长很有可能创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正职官员同一职务之最。那么,盛甲午任职“一把手”的21年中,究竟坚守了什么?超越了什么?

对得起工资,对得起百姓,对得起党和政府

生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说,谁在生态问题上主动采取行动,谁就能在今后的国际舞台上起领导作用。许昌的成绩是中国的一个缩影,透过许昌,可以清晰看到生态中国的绿色脉络。

尽管距第十一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的开幕还有4个月的时间,但许昌到处弥漫着盛会前夕的繁忙。

盛甲午坐在记者对面,神情有些疲惫。他说,市林业局常年忙碌,尤其自2001年开始举办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以来,虽然会期在9月份,但4月份就开始筹办,待到10月至次年3月又是冬春造林最忙的季节。冬春造林和花博会接续上演,周而复始。更令他费心的是花博会作为河南省的绿色展会品牌,年年都要打造特色主题,届届要创新,次次要突破。

尽管如此,在别人看来,盛甲午始终充满激情,信心满怀。他说,许昌的绿,绿得沁心,绿得醉人;许昌的花,些许清新,些许撩人。当绿色给这个城市带来生动变化,给人带来幸福感受时,心就会飞翔。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禹州(许昌下辖市)就被河南树为绿化模范,被誉为“中州绿化一颗明珠”。然而,到80年代后期,由于农业承包等相关政策的实施,很多农民担心如果林业实行承包,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收益。于是,他们为了当前利益,便将斧头伸向了林间。缘于此,河南全省平原绿化整体滑坡,一些曾获得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的县(市)被收回奖牌。许昌市所辖的一个县也受到了省政府的黄牌警告。

短短两三年间,全市林网间作控制率由90%下降为61%,四旁植树由4600万株减少到3000万株,林木覆盖率由15%下降为12.6%。

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1990年,盛甲午走马上任许昌市林业局局长。当时的压力可想而知。对于来自驻马店、学农业出身的盛甲午来说,跨专业、跨区域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他说,不管怎样,既然当一把手就要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上任后,他时刻告诫自己:“一个人必须始终要有荣辱感和责任心。”同时,他不断思考,怎样恢复、提升已下降的森林覆盖率?怎样提高营造林水平?怎么凝聚班子力量?

“其实,我就把握一个原则,我对全局干部职工经常说的也是这个原则,那就是三个对得起。”盛甲午说,“首先问问自己是否对得起工资,因为你吃人民俸禄,拿国家薪水;其次问问自己是否对得起百姓,因为社会在发展、在进步,百姓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再就是问问自己是否对得起党和政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我们是党的干部,不抓好生态建设怎有颜面继续履职。”

自1990年起,许昌市林业局探索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全面提高森林覆盖率。10年间,高标准、高质量的农田林网逐步建成,经济林规模稳步提升,全民绿化意识进一步提高。

许昌市林业局植树造林科科长董炳欣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许昌连续多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造林绿化“决战年”和“攻坚年”活动,实行党政领导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落实“一把手”工程,并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发荒山、荒滩、沟、河、路、渠,快速有效地增加了林业资源。

为高效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指示,盛甲午时常和干部职工就某一个问题激烈争论。

“有时候因为工作吵得可凶了,大家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但事后大家都相处得很融洽。干工作是出心的,不是出嘴的,况且盛局长每次都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董炳欣说。

盛甲午嘴边常挂的话就是:能干事、干好事、不出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他的带领下,许昌市平原绿化水平快速恢复提升。到1997年年底,许昌沙区林木覆盖率由12.6%提高到15%以上,粮食亩产由原来的200公斤猛增到750公斤,林果业年产值4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500元提高到2600多元。特别是发展“莲鱼共养”的鄢陵县刘庄村,当年人均收入达4000元以上。

谈及上世纪末许昌林业发展的激情跨越,不只是务林人心潮澎湃,当地民众也情绪高昂。仅1996年-1998年间,许昌市涌现出5名“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禹州市磨街乡被全国绿委授予“造林绿化百佳乡”,禹州市褚河乡岳庄村、许昌县蒋李集镇寇庄村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称号。

10年磨剑,许昌谱写了绿染大地的壮丽诗篇;10年沉淀,盛甲午超越自我,在荣誉面前更加淡定自如。

时任河南省政府一位领导评价,正是这一时期的林业大发展为鄢陵成为我国最大的花卉苗木产销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阅读:

王向荣:要向前看而非向后看

冯骥才:文化不能产业化和政绩化

诺曼•福斯特:西九龙文化区代表了我的建筑哲学

阿尔瓦・阿尔托:芬兰现代建筑大师

编辑: 毛怡群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