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设计之星推荐

姓 名:朱黎青
简 介:朱黎青,唯美景观总经理..

园林名人堂首页 >> 设计之星 >> 正文

朱胜萱:尼塔上海走向更大的舞台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朱胜萱:尼塔上海走向更大的舞台

个人简介:

朱胜萱,上海尼塔首席设计师。

主要事迹:

朱胜萱:尼塔上海走向更大的舞台

2011年7月15日,东方园林以1875万元的价格收购上海尼塔75%的股权,成功完成了园林设计领域的“第一并”。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并购案对于东方园林来说不仅将弥补设计方面的不足,也将为其在南方市场找到切入口,通过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东方园林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而对于上海尼塔设计院来说,并购或为其设计团体未来发展找到了市场衔接点。针对此次收购案对于上海尼塔的实际意义,记者专访了上海尼塔首席设计师朱胜萱先生。

我们不想把自己变成巨无霸,只想沿着这条路让尼塔上海这个品牌走得更坚实一些  

记者:让我们先从大事件说起。此次东方园林对上海尼塔的股份收购,被称为园林界的并购“第一案”,那么这次收购对于尼塔上海的意义是什么?  

朱胜萱:这是尼塔上海从单一的设计公司走向产业化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从公司个体的意义来说,公司可以走向一个更大的舞台,东方园林也给尼塔带来了很多项目、机会和资金。  

记者:被收购之后的尼塔上海,在未来的走向会有变化吗?  

朱胜萱:团队本身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能会稍微做一些人员的补充,在有了资金和项目的支持之后会稍微有些扩大。设计特色上也不会有太大改变,反而可能会把业务范围缩得更小,也就是在定位方向上会更明确。应该会定位于中国的市政型公园、甚至更狭窄比如滨水公园的方向上,沿着这条路去积累和发挥。  

记者:目前外界有一种说法是,东方园林与尼塔上海将会以强强联手的形式打造设计的“航母”?  

朱胜萱:我们应该不会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会做非常大的扩张,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尼塔会做成一个“设计航母”或“巨无霸”。我们的团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次整合的目标并不是把自己变成巨无霸,而是只想沿着这条路让尼塔上海这个品牌走得更坚实一些,让尼塔品牌的特色更明显。打个比方,未来可能东方园林所有的滨水公园都是我们来做,而我们不用担心这条路会有间断。  

记者:作为尼塔上海的合伙人和首席设计师,您在被收购后的尼塔上海所扮演的角色会起什么变化吗?  

朱胜萱:我的角色会有一些变化。之前,我除了承担设计师的职责还要兼任管理的工作,比如日常的运营或商务等等,以后在尼塔这里我会专注于设计创造的管理,运营方面的管理会由尼塔原来的核心团队来承担;  

在大区域上我会承担孵化团队的工作,培养一些人才,在一些新的领域比如说新农村景观、农业景观和娱乐园景观方面再建立一到两支团队进行培育,所以将来会有一大部分的工作会着重于团队的打造和设计师的培养。 

尼塔的发展跟中国社会对环境景观和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是有所呼应的  

记者:对您个人而言,您更喜欢哪一种角色?  

朱胜萱:正是更喜欢未来的角色所以才会做出改变(笑)。我个人认为自己还是比较适合做一个比较纯粹的设计师。过去,尤其是在中国的现状下,你会比较难以沉得下心来——首先企业本身要发展,其次你要面临很多危机和挑战,所以你必须去做一些并非最热爱的事情。而现在,公司是向前跨越了一步,我自己是向后退了一步,更多得回到自己擅长的领域,这会让我更舒服一些。  

记者:您从2002年起担任尼塔上海的执行董事,至今已经近10年的时间。10年不短,能为我们回顾一下尼塔的发展历程吗?  

朱胜萱:尼塔的发展过程就像是一个中国产业发展的故事吧。我本人是学建筑出身,我有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背景同时也非常喜欢景观设计这项工作,尼塔的前身实际上是一个建筑设计工作室,那时候3个合伙人全是建筑师,有百分之八十的业务都是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我们发现每一次项目的成功背后其实都与景观设计有所关联,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几个搭档在当时就已经比较倾向于建筑与景观的融合;  

从公司的业务开始向景观设计有所偏移,到之后的包括个人的学习积累逐渐向景观设计方向去偏移,这整个过程实际上映射出了国内整个行业的需求,同时也说明了现阶段下的社会开始越来越注重身边的环境景观,包括生存环境和生态条件。  

尼塔的发展跟中国对环境景观和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是有所呼应的。也许尼塔能够获得认可,也与我们从很早的时候起就不排斥行业的交叉有关联——我们有建筑学、规划学或生态学背景的人员的加入。如今风景园林、环艺景观专业也已经从二级学科转变为一级学科。  

记者:这说明了尼塔在设计理念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朱胜萱:也许可以这么说吧。应该是既有时代的引导所起的作用,也是我们主动选择的结果。 

把中国人和中国园林对待环境的观念体现出来就好,具体怎么去体现它却不必特别局限  

记者:您最受瞩目的一个项目作品应该是上海的世博公园。尼塔所拥有的是一支相对较为年轻且西化的设计团队,那么这样的一个团队是如何在世博公园这样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项目中做到文化的融合?  

朱胜萱:实际上在做世博公园的时候就有人质疑我们,因为尼塔带着西方设计团队的烙印,我们的很多设计师确实是有留洋教育的背景。现在看来,我觉得世博公园恰恰体现了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趋势——整个公园没有使用太多的传统符号和手法来模拟中国文化,但是它从山地、水体到植物配置却又极具中国文化特色,尤其是70年代的人会有共鸣。  

这也是我们所思考的一个问题,也许我们没有必要去从服饰、语言甚至装饰这一类表象上反复去告诉他人我们是有文化有传承的,只要你骨子里有就够了——有中国人的道德思想、思考方式包括对事物判断的方法就够了。文化的传承不一定非要表面符号的罗列,不一定非要用太湖石、不一定非要用造型,不一定非要做一个中式的亭台楼阁……在世博公园,很多人从空间的迂回和视觉的转化上都体会出了中国文化的烙印。  

我们一直喜欢向人解释,希望把文化这东西阐述、挖掘地更深一些;其实只要把中国人和中国园林对待环境的观念体现出来就好了,但是具体怎么去体现它却不必特别局限。表达中国不一定非要翘角的亭子和粉墙黛瓦,而是把中国人所向往的空间和审美需求表达出来就好了,这也是整个社会对文化的逐渐认可和思考。  

我们当时也在考虑,我们在如此盛大的舞台上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这个世界对我们的看法?以前我们很固执,认为必须这样或那样才能得到认同并获得信心,但事实证明,在西方人眼里,他们认为这就是中国的公园。  

记者:尼塔有一个自身所倡导的设计理念,被称为“Green City”,能否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理念?  

朱胜萱:Green City如果仅仅是从字面上去理解,是很浅薄的。绿色城市只是个单一的说法,而单一地用环境或景观来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不太可能的。绿色城市只是一个泛指,我们想倡导的一点是,这是一件需要所有的行业共同来努力完成的事情——比如产品设计师,规划师,包括消费者在内。我们对整个绿色理念的一个引导,把整个生存环境放进一个更大的背景下来看待这个问题。消费者需要一个源于资源节约角度的理智消费观念,设计师可能要从本着对资源和环境有所保护的意识来对待自己的设计,从而共同达到一个理念,是一个能够让所有人接受、认同并执行和倡导的理念。回到景观设计领域,比如针对一个公园,我们将绿色出行和废物利用的理念融入进去,造一个公园时我们不破坏和毁坏资源,从这个点做起,拉动、辐射到方方面面,以此为中心,只要与它对接的环节都要用相同的理念来对待它,由正及反、由宏观到微观。 

一个景观设计师的知识经验是有限的,现阶段我比较赞同多学科的融合  

记者:在景观设计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很多设计师都希望能从地块规划的初期就加入进去。您认为景观设计师能够为我们的环境带来多少改变?  

朱胜萱:我想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绝对,毕竟每一个行业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其实是因为景观不受重视,大家感觉景观或生态环境在整个规划环节中的被忽略掉了,得不到价值的体现。人们往往更多地是以城市用地价值和组成结构来区分它。其实我们在其中更应该注重的是生存环境和生态条件,城市经济发展缓慢一些没有关系,GDP上升慢一些也没有关系,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这才是大事。  

结果这波浪潮过来之后就彻底反了过来,许多城市直接用景观的概念来做一个城市的规划和布局,比如像那种挖一个湖,再造一个新城来围着它,这就是用力过度。生存环境确实很重要,生态也确实是最关键的环境部分,但不能用这个来掩盖之前所有专业的判断。比如交通,土地的价值和产业的分布等等。  

一个景观设计师的知识经验是有限的,现阶段我比较赞同多学科的融合,会有景观规划的人参与工作的过程,但不是完全的主导者和决定者。根据这个规划来编制土地,你对土地的价值、物流交通、产业和城市发展方面等的理解是片面的,你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一个城市的发展并非只有景观就够了,还要方便出行、合理分布地块资源等等,这些都非常重要。应该来说不能矫枉过正。  

如果说过去是我们在这方面的意识是过于匮乏,那么现在因为匮乏而将它提到第一位也是不理智、不合理的,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人们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矫枉过正。  

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的中国景观设计业界的现状?  

朱胜萱:其实,我对中国景观设计业界的现状比较批判,也许行业的探索确实是需要经历教训的。有些问题,大家在没有看到它的恶果时是不会真正的去思考的,只能是用血淋淋的教训来换取经验。  

你能看到在这5-10年的时间内几乎所有院校都把这个专业给开了,但是究竟有无师资力量和学科引导?大部分学校还没有这个能力时就培养了一批批的设计师出来,这批设计师需要工作,需要在行业内去磨砺和操作。正是这个磨砺过程会导致我们的行业走很长的弯路,也许还要经过5-10年的磨砺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需求,所以这个弯路是必须要走的。  

记者:能否结合您的个人经验,给本土的设计公司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朱胜萱:如果说对同行有建议的话,我个人的意见是:我们应该更关注自己的作品和设计本身。我一直觉得现阶段我们的设计状态过于商业化,导致有时候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能够认真并完整地完成一个作品。其实,我们在不是特别被人关注的情况下,一直也是很用心地完成自己的一个作品,比如世博公园就花去了5年的时间。  

商业社会的利益促使我们不得不快节奏地去消化项目、总是没法慢下来去认认真真地做一件事。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所有的设计师都能放慢一点,而不是被别人逼着赶进度,也许我们可以反过来逼一下别人不要那么急功近利。

推荐阅读:

罗哲文:民族文化遗产的守望者

李晓江:规划师应该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

卡特林・波尔:设计可持续生产性景观是复杂而充满雄心的任务

陈秋华: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动林业发展

编辑: 毛怡群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