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专家学者推荐
园林名人堂首页 >> 专家学者 >> 正文

谢凝高:致力复兴山水文明的仁者

来源:互联网  

谢凝高:致力复兴山水文明的仁者

个人简介:

1934年生,浙江省温岭市人。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人文地理专业,1964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委员。他一生志在名山大川,爱好山水文化与绘画。在北京大学学习和任教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地质、地理、人文、历史等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文革后,他专心研究国家风景名胜区与自然文化遗产,并培养相应的硕士和博士。他曾先后考察过200多座名山,并开创了风景名胜区自然文化遗产多学科综合考察研究的先河。

主要事迹:

谢凝高:致力复兴山水文明的仁者

《“世界遗产”不等于旅游资源》、《风景区不能城镇化》、《中国世界遗产不应成为世界的遗憾》……在中国的世界遗产研究领域,有一位老专家,近年来一直不断地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或是利用走进央视《百家讲坛》、《东方之子》、《实话实说》,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坛》和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等机会,论述世界遗产、国家风景区的价值、性质、功能及其保护作用,苦口婆心地呼吁人们,“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复兴山水文明”。他,就是温岭籍中国世界遗产研究专家、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凝高。

A “雁荡是我师, 天下名山是我友”

“两派龙湫水,千峰雁荡云”,“雁去荡犹在,龙居山亦灵”……南宋时的温岭乡贤江湖派诗人戴复古留下了不少歌咏雁荡风景的诗篇。谢凝高教授也与雁荡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谢凝高教授是温峤镇桐山人,这里与温岭邻县乐清境内的“寰中绝胜”之称的雁荡山,仅隔一乐清湾。小时候,大人们到雁荡山进香,谢凝高也跟着去。60多年后,他回忆说,“我与雁荡山有不解之缘,先后21次上雁荡,感触良多。”

“美景生情,以情激志,它启发我产生走遍天下名山大川的淳朴理想。考大学时,我选择了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入学后,到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就是《雁荡山志》,以解对雁荡山求知之渴。当我学了专业基础课——地质学、地貌学、自然地理学、动植物学和历史地理学等以及野外实习以后,暑假回家,再上雁荡山,对我而言,雁荡不仅是触景生情的山水审美对象,而且我也以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去解读神奇景观的特征与成因,同时,还从融于幽谷、洞府中的寺观庙宇和摩崖石刻中寻找其历史踪迹,使我对雁荡山的认识进入了科学、理性的领域。”

当谢凝高进入研究生阶段及留校任教期间,因参加全国性的各种规划与考察,所到名山大川,无不以认识雁荡山的模式去认识,入景入情,有如探访故友。至二十世纪60年代,谢凝高已初步实现了走遍祖国名山大川的理想,深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收获。

“江山之多娇,景观之壮丽,自然之奥妙,人文之丰富以及山水文化之博大精深,深深蕴藏于我的心灵之中,并时时浮现于脑际,其乐无穷。回想收获,真可谓:雁荡是我师,天下名山是我友。”谢凝高说,这个“师”也包括方山、长屿硐天等名胜。

B 钟情山水 知己泉石

谢凝高教授被同行誉为“当代徐霞客”,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谢凝高就已初步实现走遍祖国名山大川的理想。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在《中国园林》、《建筑学报》、《城乡建设》、《规划师》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了许多风景学和自然文化遗产研究方面的论文,探讨风景美、山水审美等,可谓是“钟情山水,知己泉石”。

1987年9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谢凝高的代表作之一《中国的名山》。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名山的由来、发展、性质和分布,以及名山的保护和建设,按名山的类型分成花岗岩名山、岩溶山水、具丹霞地貌特征的名山、其他自然因素为主要成因的名山和历史文化名山,分组介绍泰山、衡山、黄山、天柱山、九华山、普陀山、雁荡山、阿里山等名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附有逼真的素描和插图。

“凝高的这本《中国的名山》,尽管和史坦普教授的《不列颠的构造与风景》在内容上不尽相同,但两书都是出自地理学者之手,都是力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有关本国自然风景的科学知识,介绍给广大读者。而凝高这本书,在各种自然因素之外,又特别阐述了历史文化对名山形成的影响。这就不仅仅包含着科学知识的内容,而且还渗透着热爱祖国大地的思想感情。再加上作者亲临其境和亲自拍摄的彩色照片,还有亲手绘成的素描,使这本普及性地理科学的读物,格外生色。”

1991年和1997年,谢凝高又分别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的名山与大川》、《中国的名山大川》。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991年,谢凝高的《山水审美——人与自然的交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列入北大艺术教育与研究丛书出版。该书以山水之美为中心论题,从山水美的特征、山水审美的发展、山水美的类型、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统一和山水探美的层次和途径分别展开论述,将山水审美分成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即“悦形”、“逸情”和“畅神”,并综合了美学、文学、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知识,重点探讨了黄山、泰山、峨眉、雁荡、西湖等著名山水景观。

C 探索风景科学

探访名山大川只是谢凝高的业余爱好,他喜欢去名山大川游览体验,欣赏风景,写生画画,学习自然科学和山水文化知识。1982年,中国建立了国家风景名胜区,风景科学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也随之提上了日程,不少工科大学从园林专业扩大到风景人才培养。谢凝高以他对风景名山大川探访实践的体会和北大综合大学的优势,组织了与风景科学内容相关的26个专业的教授专家,于1984年成立了风景研究室,并任主任,招收研究生。从此,研究风景名胜区,从事风景资源综合考察和规划实践,培养专业人才,成为谢凝高专心致志的方向。

山水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与创造。谢凝高从中国天下名山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归纳的中国名山主要功能,是精神文化功能的结论,不仅受到国内许多同行的认同,也受到国外同行的赞誉。1998年3月,谢凝高应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中心之邀,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世界遗产全球战略——自然和文化遗产专家会议”,在会上作了《中国的名山——自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体》的报告,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他发表的自然文化遗产是人对自然精神联系的内容,已增补进了《世界遗产操作指南》。受到会议的启发,谢凝高深感中国非常丰富的世界遗产资源,如何评价、申报、保护、规划、利用和管理等问题都是十分迫切的。他设想建立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在会议期间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冯德勒斯特先生的意见,他对此很支持。1998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谢凝高任中心主任。

推荐阅读:

童再康:他让树叶像花一样多彩

“梅花院士”陈俊愉

徐占忠:园林设计 去创意 去发挥

朱胜萱:上海需要更多的先锋性 文化性和科技性

编辑: 毛怡群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