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政府官员推荐
园林名人堂首页 >> 政府官员 >> 正文

李三原:打造美丽陕西 栽好三秦每片林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耿翔 贺小巍  

李三原:打造美丽陕西 栽好三秦每片林

个人简介:

李三原,在职研究生学历,工程师,律师,中国法学会会员,大校军衔。现任陕西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兼任中华全国供销总社理事,中国茶叶协会副会长、陕西省茶叶协会主席,陕西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茶叶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国漆研究所所长,陕西新华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省观赏石协会、陕西省收藏家协会赏石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主要事迹:

3、大美陕西,就是对关中陕北陕南的统筹协调建设

记者:生态美和美丽陕西其实都是个很大的概念,作为生态美最直接的实施主体,省林业厅为完成这两个目标,有哪些具体的规划和举措?

李三原:面对大概念,首先要找准关键点和切入点。我们认为发展林业是建设美丽陕西,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抓手。我们的思路就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按照国土功能区规划,突出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两大主题,以生态系统为根本、产业发展为支撑、改革创新为动力、生态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充分发挥林业的多功能作用,努力使国土增绿、人民增收、经济增强、文化增荣。具体来说,我们要结合省上“关中创新发展、陕北持续发展、陕南循环发展”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关中大地园林化、陕北高原大绿化、陕南山地森林化”的子战略,努力建设三秦大地生态美,实现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宏伟目标。

记者:这样的林业发展战略,很精确,很到位,也很提振人心。

李三原:从目前来说,关中不但要绿还要美,城市、道路、村庄、渠岸等重点区域,我们都要进行绿化和美化。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我们打算在关中这片大地上建一个“绿心”,都市绿心,用原始森林的形式去覆盖1000顷的土地,把我们陕西最有代表性的珍稀野生动物和生态文化展示出来,成为生态文化的高地。这个计划目前已经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名称上初步拟定叫“中国暖温带森林文化博览园”。

记者:关中的生态还是有基础的,园林化之后对美丽陕西的提升作用肯定会非常明显,那么陕北呢?

李三原:陕北当前的主要任务还是增加绿色,构筑我省北部生态安全屏障。我们陕西治沙60多年,800万亩荒沙已经解决掉了,最后剩下50万亩是硬骨头,我们陕西人有能力、有技术、有资金、更有信心,不超3年全部解决。我们正在实施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和几个“百万亩工程”,再过5年或更多一些时间,陕北就可以讲森林化了。将来我们要在榆林建大漠生态城,不仅搞绿化还搞产业、观光,以后你在榆林看见的沙漠一定是沙漠公园,是用来观赏的风景。

记者:对于陕西来说,陕南的林业资源应该是最丰富的,生态环境也最好,对于陕南的森林化你们是怎么构想的?

李三原:陕南山地森林化,主要是提高我们的森林质量。不可否认,我们陕南的森林覆盖率特别好,但木材的蓄积量偏低,下一步主要是提高木材的蓄积量,更好地实现固碳释氧。除了保护好森林资源、确保南水北调水源地的生态安全,还要考虑解决林区农民的致富问题。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做好森林经营、发展林下经济,让林业产业成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是陕南走循环发展之路的重要选择。

4、我们在大地上种树,既是种产业也是种文化

记者:听了您上面所讲的一些规划和措施,我们觉得很振奋,那么我们的园林化、大绿化、森林化战略,除了生态意义之外,还有没有生态之外的考量?

李三原:事实上,我们在推进三大区域战略当中,始终把发展林业产业、繁荣生态文化渗透其中,在建设生态的同时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做好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两篇文章。林业产业是真正的绿色产业,生产过程大多是纯自然、低能耗、少污染的,产品都是可再生、高安全、易降解的。我们在发展传统林业产业的同时,也在考虑和研究着林业新兴产业,比如我们正在规划建设的陕西“地上油库”,就是要在陕西从北到南打造一个高品质的“林油”带。

记者:这个油料林业带,会带来哪些根本改观?

李三原:我们现在的食用油,无论是花生油还是菜籽油,都是草本植物油,而真正高品质的食用油是木本植物油,比如山茶油、核桃油等。林油产业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重要抓手。我们正在从北到南,有计划地栽植油料林,北边适合长柄扁桃、山杏,中部适合花椒、核桃,南部可以栽种油茶、核桃。这个计划的实现,对于我省治理荒漠、改善山区生态,增加农民收入,缓解油粮争地矛盾,优化群众营养结构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对陕西林业产业来说是个大变革。

记者:通过这么生动而又深刻的交流,我们发现您在谈林业规划的时候,都能和文化搭上关系,在推进生态中加入人文的东西,在您看来有哪些积极意义?

李三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林业不是简单种几棵树的问题,种树实质上是种文化。我们就是希望通过倡导和发展生态文化,让绿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根植人心,永远传承、生生不息。我们前面提到的古树名木扩繁工程、关中万亩绿心建设以及榆林大漠生态城建设等等,甚至我们整个三大区域战略的实施,都是生态、产业和文化相得益彰、齐头并进的产物,这才是美丽陕西的根本要求。

依据这一发展理念,我们结合陕西实际,深入开展调研,编制了《陕西林业“生态美”实施方案》,经过多位院士和全国林业专家评审后,一致认为这个方案在全国具有创新性。这就是理念的创新。

记者:作为陕西林业的掌门人和规划师,您心中肯定已经有了一幅陕西未来的生态图景,能不能给我们描摹一下5年后林业给美丽陕西会带来什么样的愿景?

李三原:总的目标,力争经过5年奋斗,我们的森林覆盖率要超过45%,森林蓄积量突破4.7亿立方米,林地保有量1.84亿亩,林业产值(去年300个亿)实现1000个亿。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森林和湿地得到进一步保护,平原半平原实现综合绿化,荒漠等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安全屏障初步形成,林业产业富民作用更加明显,生态文化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真正实现国土增绿、经济增强、人民增收、文化增荣,让三秦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净。

这是我们努力实现的目标,也是我的美丽愿景。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推荐阅读:

李小鹏:以建设生态试点省推进生态文明

梁辉: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人”是基础 “法”是根本

赵树丛:积极建言献策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

夏光:欠生态文明的账肯定要还的

编辑: 三叶草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