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专家学者推荐
园林名人堂首页 >> 专家学者 >> 正文

杨赉丽:规划山水 扮靓祖国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汪仕豪  

杨赉丽:规划山水 扮靓祖国

个人简介:

杨赉丽,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编写《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国城市园林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在园林规划与建设上的一些先进理论,特别是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最新理念。明确了园林绿地体系规划及建设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事迹:

“重视文化素养十分重要,但文化素养的提高是要建立在文化与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杨教授继续道:“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更好地传授文化与科学知识,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教养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人才,是我及我的同事们的重要职责。为此,在由我主编的高等院校园林专业通用教材《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一书中,我向我的学生,园林行业的同行,社会相关、相近与协作行业,乃至整个社会,传递出了综合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全新理念:随着历史的发展,现在评价城市的方向,已由数十年前的”技术、工业和现代化建筑“的着眼点,转向”文化、绿野和传统建筑“。人们从城市建设的实践中,认识到城市正面临着生态失衡与环境危机。而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则是保持生态平衡,恢复生态机理,提升空气、水质等环境质量的最适合自然发展科学规律、最尊重人文文化的一种方法。世界许多城市提出了‘城市要与自然并存’、‘城市自然化’、‘城市需要更多绿色空间’、‘21世纪的城市属于绿色’等理念。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钱老则预见性地提出了要建设‘山水城市’的城市发展理念。”

“看来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已关系到一座城市的生存与发展。”记者谈着自己的认识。

“完全是这样。”杨教授继续道:“人类在与自然相处中经历了恐惧自然、崇拜自然与信赖自然的过程,在城市产生与发展后又经历了破环自然、城市灰化、城市爆炸的历史价段,人们在一次次遭到自然严酷惩罚后才认识到,人要珍爱自然、保护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认识,一方面来自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另一方面是来自人文文化与科学研究的发展。”记者补充道。

“你说得很正确,两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但随着文化与科学的发展,人类遭受自然的惩罚将会逐步减少、减轻,这就是文化与科学的作用与力量。”说这句话时,杨教授的语气十分坚定。

五、家人支持 工作与家庭生活兼顾

“您是一位中国优秀的女园林师、同时又时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园林专业女教授,您认为女性既要担负繁重的工作,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还要结婚、生儿育女、照顾家庭,那么您做为过来之人,是否能以切身经历谈一下,好让年轻一代女园林师、女教师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经验。”记者向杨教授提出了一个请求。

“让年轻一代了解我们这代女性是怎样处理与按排工作、学习、婚姻与家庭生活的,这很有意义,我很愿谈。”杨教授将自己的思绪带回了与丈夫孟兆祯初次相识的大学时代,她回忆道:“我先生比我低一年级,他是四川重庆人,中学是在重庆南开中学上的。这是一所非常优秀的中学,教他们的老师都是西南联大的高材生,因此中学数、理、化、中文与外语的基础打得很扎实。他与我都学的是造园专业,他虽然比我低一年级,但当时由于每班只有六、七个学生,因此二个年级经常合在一起上课。一起上课就给了我们接触、谈话、认识与了解的机会。我喜欢打篮球、他善于短跑,还跑出了百米11.7秒的好成绩, 对园林专业的共同语言、对体育的共同喜爱,使我们走到了一起,并越走越近直到结合。”

“那么您结婚有了孩子后是怎样将孩子、家庭与事业按排好的?许多现代职业女性都感到很难处理,常常搞得精疲力尽、不堪重负。”记者问道。

“我有三方面优势,一是,我自身身体非常好,大学喜欢体育锻练给自己打下了一个强壮的身体基础,从小到中学父母亲一直保证我喝牛奶、即便是抗战最困难时期也要自己用黄豆磨豆浆保证我的蛋白质。而我自己既便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时期,也要保证喝上羊奶。锻练加营养使我体力充沛、精力旺盛,能承受起家里家外双重的压力。二是,我的三个儿子”

“您有三个儿子?”记者感到很意外,脱口问道。

杨教授笑着点点头,继续道:“三个儿子从小都极少得病,难得有个头疼脑热,服些”小儿安“成药立刻就好了。我家中从来不烧冷开水,三个儿子既没有冷开水、也没有任何饮料,就是喝自来水长大的,身体都很健康。老大在南开大学中文系,后又去日本读了东京外国语大学,老二是北大物理系,老三的专业与我比较接近,他去日本学习了工艺美术。三个儿子全靠有个好身体,依靠自己在国外打工挣钱,半工半读,完成学业。三是,我的婆婆给我很大帮助。老大刚满一岁时,我去上海同济大学参加”城市规划研修班“进修学习二年,是婆婆为我带的孩子;参加四清工作队常住北京远郊区时,又是婆婆为我带的刚4岁的孩子。这三个优势,使我既将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同时又养育培养了三个儿子。我的先生身体不太好,每年都因胃溃疡出血要住一次医院。因此在三个儿子还小的时候,较重的家务劳动一般都由我承担。我先生虽然不能做较重的家务,但他在专业业务上却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推荐阅读:

专访杭州城市规划总工程师汤海儒

王东:广州城市发展战略

李树华:潜心研究 造福百姓

李迅:中国城市“低碳”泡沫化 1/5是“伪低碳”

编辑: 毛怡群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