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陈俊愉,园林学家、园艺教育家、花卉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及名花研究室主任,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花协梅花蜡梅分会会长及梅国际登录权威(IRA),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主要事迹:
“我就是梅,梅就是我。”老人喜欢把自己比作梅花。在他的家中,随处可见梅的踪迹:茶杯上不经意飘落着梅瓣,果盘里装满的梅果,画框里花枝绽放的新梅,花瓶上枝桠疏落的老梅,书房则取名为“梅菊斋”……
老人满头银发、和蔼可亲,他一边品着香茗,一边低吟着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小时候的他,对种花尤其痴迷,只要一放学,他就飞快地跑回家,找到种花的师傅问个不停:今天种的什么花?这些花怎么繁殖?什么时候上盆?还要等多长时间能扦插……
他20岁开始研究梅花,30岁时出版了第一部梅花著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又开始为倡导中国自己的国花而奔波忙碌,写文章、开研讨会、到各地巡回演讲。他还要让梅花香飘万里,飘到国外去。为此,他精心设计了梅花的推广地点、推广方式。
他在梅花品种分类上创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二元分类法”,进而形成了花卉品种分类的中国学派。他和他领导的中国梅花蜡梅分会,被国际园艺学会授权为梅花及果梅的国际植物(品种)登录权威。
他一辈子跟梅花打交道,可他觉得还不够,还有许多梦想要亲自实现。2007年,北京林业大学建立了一个80亩地的“国际梅登录精品展示园”,并在那里召开了一个国际展览会。借此引进国外的优良品种,丰富国内的品种,为梅花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
“不经风雪冰霜苦,哪有梅花分外香。”他爱梅花,更爱梅花精神!
两千多年来,钟情梅花、痴迷梅花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古代最为出名是有“梅花屋主”之称的王冕,然而,古往今来,能花费毕生精力潜心研究梅花,并以卓越成就饮誉国际的只有他一人——陈俊愉,人称“梅花院士”!
与梅结缘
1917年9月21日,陈俊愉出生在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大家庭中。5岁时,全家随做官的父亲迁至南京。母亲是大家闺秀,读过私塾,略懂英文,是陈俊愉的英文启蒙老师,她经常教育儿子要好好念书,将来像两个舅舅一样出国留学。
那时,陈俊愉的家里有一个10亩地的花园,栽有各种花草树木,由两个花工养护。童年的陈俊愉天性爱好自然,经常跟着花工学种花,逐渐对各种花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有一次在学校的生物课上,他问老师:“根据遗传规律,杂交后代性状比例为3:1,为什么紫茉莉有多种颜色?”虽然当时就他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而言,还理解不了这一问题的答案,但他的求知欲望却更加强烈。1935年中学毕业,他考入了金陵大学园艺系,从此跨进了花卉王国的大门。
大学期间,他勤奋刻苦地学习,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获得了“金钥匙”奖,并留校任教。次年,他考取了本校章文才教授的研究生,进行柑橘分类与育种研究。两年后,陈俊愉随汪菊渊教授在四川调查梅花品种,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梅花研究,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6年,陈俊愉被聘为复旦大学园艺系副教授,当时年仅29岁。1947年,他考取了公费留学,远赴丹麦哥本哈根农业大学园艺系研究部攻读科学硕士学位。
刚到丹麦,陈俊愉的导师帕卢丹教授对他说:“你的理论学习已经不少了,你缺乏的是动手能力。”从此,每逢周末和假期,陈俊愉就去农场、植物园劳动。学习期间,虽然身在安徒生的故乡,他却无心领略那个童话王国的美丽风光,而是埋头苦读,放弃一切娱乐活动,连丹麦人最常去的溜冰场也没有去过一次,他宿舍的灯光常常彻夜不熄。坚韧上进、勤奋好学的陈俊愉,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出色地完成了学业。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陈俊愉听到了祖国母亲的召唤,坚信祖国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因此心早已飞回了祖国。他谢绝了许多单位的高薪聘请,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连毕业典礼都未参加,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克服重重困难,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情钟于梅
1950年回国后,陈俊愉执教于武汉大学。在教学的同时,他带领学生数度南下调查梅花,并力谏东湖风景区入川,网罗梅花良种,为建成今天最大的磨山梅园奠定了基础。
1957年,陈俊愉调入北京林学院,一边教学,一边和北京植物园合作,自1958年春起,开始进行梅花引种驯化研究,试把江南梅花移到北京。3年后,4株幼苗吐出一二十个鲜艳的花蕾,这些“希望之花”使他欣喜若狂!但好事多磨,在朔风寒流的不断袭击下,大部分花蕾被吹干枯死,到3月底就只剩下两个花骨朵了,不过这两个花蕾终于在1962年4月6日怒放了——这可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迹啊!翌年,那些梅花开了更多的花,初夏时还结了一个硕大的梅子!两朵梅花度过北国严寒,一颗梅子宣告事业成功!单瓣梅花沅江梅和南京梅终于跨越一千多公里,从江南落户北京。自明朝以来,中国人的梅花北移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然而,1966年夏天,陈俊愉被打成 “牛鬼蛇神”关进了“牛棚”。1967年初春,他和他的学生们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抗寒梅花新品种“竟在蕴蕾、吐蕊、含苞待放之际”,连同他过去二十多年单枪匹马、跑遍十多个省市拍摄、记录、整理出来的“梅花照片和研究资料等物”被勒令付之一炬!“二十五年梅花研究成果毁于一旦!”研究工作被迫中断。后来,陈俊愉又随北京林学院其他人一起被“疏散”到云南,接受“劳动改造”十年。
1979年,全国下下,拨乱反正、百废待兴,陈俊愉也重新开始了梅花研究。他以空前的热情重整旗鼓,再到武汉、南京、成都、昆明等地调查梅花。为了夺回失去的光阴,他组织了全国各地的园艺家协作,用6年时间完成了全国梅花品种普查、搜集、整理并纳入科学的分类系统中,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大型梅花档案《中国梅花品种图志》。这部学术著作配以彩色照片,图文并茂,为向国际园艺学会展示中国独有的奇花奠定了学术基础。
“梅花香自苦寒来”。现在,全国各地(除东北、内蒙古和新疆等之外)大部分地区都有了梅花,而且继续向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许多国家出口。1997年,陈俊愉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11月,中国梅花蜡梅协会及其会长陈俊愉被国际园艺协会任命为梅品种国际登录权威!至此,国际园艺学会不仅理所当然地确认了梅是中国独有的奇花,而且各正言顺地开始使用梅花汉语拼音作为世界通用的品种名称,彻底纠正并结束了西方对梅花译名的混乱局面!
推荐阅读:
陈俊愉:我们向园艺界交了一份高质量答卷
何鄂:校园雕塑要与青少年成长相契合
雷宜锌:雷锋精神震撼心灵50载
张启翔:园林专业建设应走科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