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第一桶金More...
·胆大花痴首开“花卉餐厅” 连锁店..
·“桂花大王”代斌:六年植桂育得..
·王立初:用鲜花装点生活 用绿色..
·大洼村“花仙子”种花纯收入6.4..
·柿树盆景真好销 八亩地变成了“..
·非洲新派老板的生意经--卖花郎的..
·嫁接扩繁13年 吴文选变异成“星火..
·张帆“致富经”:种植金银花 花..
·新疆:见空插绿建设苗圃地 增添..
·能源植物:奏响能源战略“绿色和..
前车之鉴More...
·江苏银杏果市场低靡 亟待改变“贱..
·偷偷摸摸砍倒3128棵林木 涉案人员..
·单位施工 200棵刺柏惨遭“活埋..
·“得罪”了高压线 绿化树木被胡..
·带泪的鲜花 吴山花鸟城花商竟如此..
·为获拆迁补偿 村民在待征地上争相..
·景洪:非法侵占国有林橡胶树林被..
·想“发家致富”动起歪心思 盗伐树..
·绿化完毕 “多余”的树苗为何要一..
·开花不结果树苗为假 警方为浙商追..
经典案例More...
·彭城春满园--徐州创“国家园林城..
·生态、产业、环境三大建设展林区..
·阳光集团6亿投向生态产业 农民变..
·成功经验:生物防火林筑起一道“绿..
·“红树林+海堤”构建海上绿色生态..
·禁伐造绿致富长久——南漳县全面..
·用租用绿地实现双赢 城市苗圃在..
·因地制宜 用生态经济拉动城乡一..
·头泡村小草坪成大产业 农民年纯..
·请技术员“结网”辽宁十万五味子..
  园林商人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侯青松:双拐拓出片片绿洲 绿色银行寄希望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陆渴望 王书林 刘功银  日期:2006-11-23
    南省新安县南李村乡仙桃村北部原是一片乱石成堆、杂草丛生的荒坡。如今这里树木成林,瓜果飘香,生机勃勃,让这片山坡焕发青春的是一位拄着双拐的残疾人,他叫侯青松。金秋时节,循着浓浓的果香,在一片绿树环抱的小山里找到了他。

    少年立志绿荒山

    侯青松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不方便,3岁时,下乡插队的母亲返城,把他托付给奶奶抚养。5岁时,爸爸又离开家乡到县农场工作,照顾他生活的重担落在年迈的奶奶和伯父身上,从小他就没有得到亲人过多的照顾。7岁时,他看到同龄的小朋友背着书包去上学,就向奶奶、伯父苦求也要读书,为了上学,他学着用拐杖,不知摔了多少跤,哭了多少场,硬是学会了架着两根拐杖走路。

    在学校,他的学习成绩门门优秀。在学校举办的一次理想演讲会上,他的一篇题为《让荒山披绿装,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演讲,对老师、同学震动很大。1980年秋,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郑州一所中专,录取时,学校看他双腿残疾,行动不便,取消了他的入学资格。奶奶、伯父考虑到他生活不便,让他到县城上高中,为这事,他连续三天滴水不进,哭得像个泪人。后来他自费到郑州一家技校,学习缝纫裁剪技术。两年后,在县城开了一家裁剪铺。

    这一干就是二十年,手里有钱了,生活也相对好了,对于饱经生活磨难的他应该满足了,但他却给了人们一个想不到的选择:到村里绿化荒山。他说:“一个人富裕算不了什么,要让家乡父老乡亲也富起来,实现我二十年前的理想———让荒山披上绿装。”

    吃尽苦头不言悔

    1999年秋,侯青松带着妻儿回到了家乡仙桃村。为了实现自己20年前的梦想,他与村里签订了承包500亩荒山的合同。

    当年冬天,侯青松雇来了两台大型推土机,带领乡亲上山修路、引火、架电线、栽树。他从早忙到晚,拐杖把他的双腋都磨肿了。大家让他歇息,他却说:“我的梦想刚刚开始,哪敢休息!”

    侯青松没有想到,荒山“胃口”这么大,很快就把他带去的20多万元老本“吃”光了。他卖掉自己的小轿车,资金还不够,他只得架着双拐四处借钱。他的母亲听说后,动员他外公、外婆、舅舅筹资7万多元,无妻无儿的伯伯也把3000元的养老钱给了他。他东挪西借又筹集了20多万元。

    可这些钱投入没多久又用完了。他再次出去借款,不少人见他就躲起来。侯青松几天几夜失魂落魄,茶饭不思。那年,县电业局扶贫工作队来到该村扶贫,他得知情况后,架着双拐去求助。当时局的领导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架拐的人是一名绿化英雄,被他的执著精神深深感动。最后答应帮他贷款30万元。侯青松怕夜长梦多,第三天便拄着双拐赶到乡信用社办理贷款手续。社领导特事特办,当场给他办理了30万元贷款业务。对他说:“年轻人,我们得向你好好学习。”

    经过两个多月的辛勤劳动,土地全部开发出来。有了这笔款,他在新安县峪里乡小浪底淹没区育了80亩树苗。

    2002年夏天,小浪底水库开始全力拦洪蓄水,库区水位迅速上涨,绝大部分树苗被淹没。看着自己两年的心血化为泡影,血本无归的侯青松面对黄河号啕大哭,但他没有恢心,依然在实现儿时的梦想而奔波忙碌。

    绿色银行寄希望

    在乡亲的支持下,侯青松,一个靠双拐走路的青年,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终于把昔日杂草丛生、乱石成堆、沉睡数万年的郁山南麓荒山坡,开发成了“幼树吐新芽,嫩叶迎人舞”的绿色生态园。有专家给他预测过,他的生态园目前已具备开发条件,到三年后,果树进入盛果期,全园区经济效益可在400万元,使周边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侯青松这些年倾心植树,500亩荒山已树木成林。面对采访,他告诉笔者:想把这里变成一个休闲的好地方,客人来了,夏秋有果实,可以自摘自吃,享受田园野趣。树林里虫子很多,他想养几千只土鸡,鸡和鸡蛋都是绿色食品。客人饿了,可以吃野菜、炖土鸡、“绿色鸡蛋”,多美啊!
编辑:红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