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陈银儿:做园林恰好投入少,潜力大,收效快
来源:《商界名家》 作者:彭雅青 竺庆军 汪敏忠 日期:2006-12-7
《商界名家》:现在创业我感觉早已不如10年前容易,几乎什么生意都有人做。你在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资源的情况下,能选择从园林切入并迅速做起,还真需要不凡内力的。 陈银儿:当年我在邱二村做村支书的时候干的一些很轰动的事情,其实都是因为我们看的长远,做的扎实。做企业确实是需要内力的。比如,浙江绍兴有一个老板有100亩苗木基地,但他一直疏于管理,苗木园里荒草丛生。2003年,我和他接触后,就花11万元把他的苗木园买了过来(土地另外算钱的)。买过来后,我重新进行了规划管理,怎么施肥,怎么剪枝,怎么操作,等等,做得一丝不苟,非常严密和细致。到2005年,园里的苗木已一片茂盛,人进去看到不人头了。当年的那个老板看了后很是后悔,并要拿150万给我把这个基地重新买回去。所以同样的东西,有人可以把它做死,有人可以把他做活,关键是看什么人做,怎么做。现在很多人看到别人成功,总说那是机会好啊外在条件好啊等等,其实我觉得最主要是还是内因,还是看你自己怎么做。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什么时候都能找到机会,在哪里都能发现黄金。 这的确是一个异于常人的老板,他不仅有着他人所不能企及的超远眼力与决断力,更有着能够横刀立马力挽狂澜的上好身手。接下来,陈银儿一举杀入了连他自己都很陌生的钢管行业,在外人都怀疑他的冒险和不可理喻时,他却只用1年多时间就将一个奄奄一息的钢管厂弄得风生水起…… 别人的烂摊子,我的好企业 《商界名家》:你在园林里面做得好好的,为什么后来要收购美亚钢管杀入一个陌生的行业呢? 陈银儿:其实我和美亚钢管还是很有机缘的。1993年我做邱二村支书时,引进的外商合资企业就是美亚。当时是村、宁波市政府、菲律宾外商共同持股,总投资1200万美元,是华东地区最早的大型钢管企业。后来我“出事”了,离开了这家公司,公司股权几经变换,成了外商独资企业。 也因为这种机缘,我对美亚充满了感情,和美亚的老板也经常有联系。我做世纪园林的时候,美亚的老板不相信我能做成,就提出邀我去做他们的总经理。不过后来因为他们公司内的矛盾,这事没成。到2004年,美亚的老板来到我的园林公司时,问我这公司利润如何,我告诉他投资5万元,2003年利润是500万,2005年可以搞到1000万。后来我反问他利润多少,他说也就500万。他于是感慨自己这几年没有发展,公司不好做。我当时只当顺便聊天,但没过多久,他又来找我了,而且一本正经地提出要把美亚卖给我。 《商界名家》:这么一次闲聊就决定了吗? 陈银儿:是的,而且速度非常快。至于价格,也没去算资产、负债、清算呀什么的,也是一口价,他说了一个数字。我说我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啊,他说可以分3年给。我说行,就按你说的办。2005年1月26号上午我们谈好,下午就签了合同。这场收购我没做任何还价,一律照单全收。 《商界名家》:那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很“冲动”?反过来,你有后悔吗? 陈银儿:不会。因为我有自己的判断,我有能力把它做好。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破摊子,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烫手山芋,我却认为这是一个好企业。 《商界名家》:何以见得呢? 陈银儿:比如,我很清楚它做不好的原因,能找到症结。一是在管理上,一塌糊涂,房子是漏水的,玻璃是破的,里面还有小偷,经常发生材料丢弃事件,后我们查明是门卫和外面的人联手搞的;其次文化上有问题,这个菲律宾的老板曾经把他的儿子叫过来管了2年,因为“文化”不通,根本管不好,他也已经70多岁,年事已高,无心再做下去了。 《商界名家》:这明明是个烂摊子,怎么能说它是个好企业呀? 陈银儿:我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认为,钢管行业和园林一样,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有很大的空间和需求,所以行业本身没什么问题。至于没做好,是它经营上可能存在问题,但不能否定这个企业以及项目。要是它真的做得很好了,也就不会卖给我。评判一个企业的好坏,就像一辆车,一辆法拉利摆在那里,因为很多人驾驶技术不好,或者对车况不熟悉,所以没跑起来。但你不能说,车本身有问题吧! 《商界名家》:也就是说,你有更好的驾驶技术。但同时,是不是意味着你会承担更大的风险? 陈银儿:对于风险,我是这样理解的。风险意味着你有了失败的可能,但更有了成功的机会。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我觉得有一种思维非常重要,那就是你要在别人只看到风险的时候看到机会。然后,你勇于承担这样的风险和把握机会。你要相信一句话,付出与获取是对等的。最危险的地方也最安全,关键是能不能做到很安全! 《商界名家》:据我们了解,美亚现在变化翻天覆地。能说说你是怎样做到安全的吗? 陈银儿:(笑)我想,美亚的现在不仅仅是安全,而且健康。其实我们的思路很简单,市场需要我们怎样做我们怎样做就行了。把一件件小的事情做好了,整个问题也就解决了。做企业就像解绳子,你只要有耐心,同时顺着绳子的规律,一团乱麻理清后,不知不觉地你也就成功了。 《商界名家》:你的观点很有意思! 陈银儿:当然,我只是用一个通俗的道理来说明问题,其实做企业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复杂。关键是你得找准门道,摸清规律。很多企业做不好,有时候就在于没有想透这些道理。 比如,我接手美亚后,首先对厂房环境进行了一番全面的绿化和改造,新建了厂房,改进了设备。当初我做这些的时候,那个菲律宾的老板劝我不要在这上面花钱,说得不偿失。而我认为,对于一个中国的钢管企业来说,工厂形象和产品质量一样重要。我们的客户多是一些政府部门,那些官员头儿们来你公司考察,如果厂房破烂环境很差,他敢相信你的产品一定是好产品吗? 光是形象改造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在我看来,一个公司最内在的东西,就是人才和管理。我们进来之前,公司的管理人员几乎都是老板的亲戚。办企业毕竟不是请客送礼,我的原则是唯才是举,量才是用。我的弟弟说要过来帮我,我没有同意,不是因为不喜欢他,而是因为他做不了!对于人才,我会给他们更高的工资。因为真正的人才赚的不是老板的钱,而是市场的钱,你老板怕什么?老板和员工的利益应该是“双赢”,而不是“零和”。 《商界名家》:在金美亚我听到了很多人在表达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来了之后就不想走了。 陈银儿:也许他们还认同公司吧。对人才宽容的同时,反过来,我们在管理上也是很严格的。比如我们明确责任,并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以前的销售部门就几个人,所有的销售人员的业绩提成都由一个分管副总所得,下面的员工怎么会有积极性?我们现在就不这样,业绩跟收益挂钩,你有没有本事,到市场上去检验。 编辑:红豆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