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经营之道More...
·苗木大户蒋利民:把苗木种植作为精..
·为迎接2010年世博会 上海营造三维..
·绿化带“变色” 花植面积翻倍遍插..
·鲜花入菜讲究多多 应尽量保持花本..
·碧云:脱离小农意识树招牌 获嘉兴..
·花卉发展迅速 正在成为嘉善县农业..
·花卉产业分区发展 年底预计出口1..
·杨月季园艺:“相思豆”日上市量近..
·重新布局花卉产业 打造"中国东南..
·花卉基地放养大白鹅 既“除草”又..
前车之鉴More...
·闽清新村山地经营期限惹争议 树苗..
·树苗遭灭顶之灾 毁树行为对园林绿..
·美国布朗李开花不结果 果农质疑果..
·江苏徐州:林地权属起争议 满山树..
·蔡源乡:专业技术不够 八成红叶石..
·每年百万元花草遭踩死 绿化带栏杆..
·花木枯萎原是花土掺假 花泥竟然用..
·北京昌平:承包商涉嫌抢种树木骗取..
·树虫高速路旁种树 高价租地不为苗..
·网络花店无奈声明 “只包送花,不..
经典案例More...
·高处不胜寒 影响兰花高价骤跌九个..
·茉莉花何以香飘万里- -广西农村走..
·定安花梨木成"摇钱树" 富了农民又..
·全力打造花卉产业 崂山绘北方“花..
·苗木花卉销售带旺乡村游 人均年收..
·青海:苗木种植业成为加定镇农民的..
·勇闯致富新路子 记湖南祁阳人大代..
·把苗木种植当精品来经营 秀洲农民..
·把公园水上景观"移"回家 简单方法..
·苗木生机勃勃 苗木基地"长"出园林..
  园林商人首页 >> 第一桶金 >> 正文
花香原自苦寒来 访金兰园艺公司经理李建明
来源:云南花卉信息中心  作者:陆继亮  日期:2007-5-30
    花香原自苦寒来——访云南江川金兰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明

李建明近影

    从6万元起家发展到上千万资产的大花蕙兰生产企业,只用了6年时间;从在河南老家院落种植第一盆大花蕙兰到种植10万盆大花蕙兰,生产技术全靠自己摸索,这就是云南江川金兰园艺有限公司掌舵人李建明。今年4月,在抚仙湖畔的公司基地,笔者认识了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花甲老人。

    说起他的创业经历,李老和她的妻子金燕感慨万千。1999年,李老从河南平顶山煤矿子弟学校退休,同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与大花蕙兰“一见钟情”,其雍容典雅的特质令他过目难忘。自此,哪里有花展,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说起李老自费参加花展的事,一直坐在他身旁的妻子也忍不住了,插口说:“记得2000年的时候,他从北京揹了1盆大花蕙兰苗到河南老家,养在自家院子里,像照顾婴儿般养护着这盆花,没想到第二年居然开花了。”李老对花的执着与痴迷,令家人及亲戚朋友感动,在他的带动和感染下,2001年另外5个人加入了他的种花队伍;6人共凑了6万元,在河南平顶山半亩大的一块地里开始试种大花蕙兰。但因参考了三年前的水文资料而导致错误选址,该基地因水质受到附近盐厂污染,大花蕙兰栽种失败。基地被迫搬迁,但之后无论搬迁到何地,大花蕙兰生长情况依旧令他不满意。怎么办呢?他毅然决定到北京林业大学上函授大学,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走进了属于年轻人的课堂,潜心学习花卉知识。

李建明(右)向前去参观的客人介绍大花蕙兰生长情况

    几个月后,带着优异的成绩,他满怀信心重回故地,直接把大花蕙兰生产基地搬迁进海拔800米的深山老林,开始过起“隐居田园生活”,安心种花。这里,唯一通往山里的一条羊肠小道,路旁杂草丛生,路面凸凹不平,5万多株大花蕙兰种苗及其生产设施设备,依靠人挑马驮才运到了离公路七八公里外的深山里。开垦这块“处女”地时,李老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像其他年轻人一样,操起斧头,爬上高高的树丫修枝;握紧锄头,登上满是苔藓的陡峭山崖,开辟灌溉用的沟渠;卷起裤腿,下到满是野草的地里,辛勤锄草、整地。而他的妻子,为支持他的事业,辞去了小学教师职务,尾随他来到这里“干革命”。她回忆说:“这个生产基地几乎与世隔绝,半月不见一个外人进入,生活用品和粮食一个月才能出山揹运一次,极其不便。没有电和煤气,便就地取材,用山上拣来的干树枝作燃料,再用土石和泥浆砌一个简易的灶台,就能炒菜煮饭。那时,每次做饭炒菜,我都要流不少泪。”接着,她笑着解释到:“流泪不是因为伤心,而是火烟惹的祸!”。

    在这个艰苦又充满挑战的“根据地”,李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大花蕙兰生产,必须使用喷灌设施,在无电的情况下,他用塑料管把水从悬崖峭壁上引来,利用水的落差实现了自然喷雾,效果还相当不错。在大花蕙兰生产技术方面,一直都是韩国、日本人擅长,而李老在这个时期,整天与花为伴,全凭自己学到的花卉知识和聪明才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了实用的生产技术。用金燕的话说就是,李总是家里的顶梁柱,是企业的核心骨。大花蕙兰生长期长、见效慢,创业之初,由于缺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扶持,资金非常紧张。那时,大家虽然两年没领到工资,却毫无怨言,因为大伙都信任他。面临资金压力,李老采取“以短养长”的策略,发挥他种植草花的特长,在原来的老基地生产见效快、成本低的一串红、雏菊、凤仙等草花,上万盆草花生产出来后,李老带领妻子和儿女们在国庆节前分头去机关、学校和农贸市场推销草花。李老一家曾经经营过各种商品,练就了一身推销功夫,上万盆的草花不到半月就销售一空,从而保证了大花蕙兰基地的正常运转。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老成功了,具有国际标准的大花蕙兰在2003年底上市,赢得了消费者青睐。可是,每盆花都要从深山里靠人挑马驮运出来,十分困难,这又成了李老的心病。

    李老想:大花蕙兰的始祖就是云南的虎头兰,那么其“子孙后代”也应适宜云南的环境。于是,2003年底至2004年初,他先后考察了云南昆明市嵩明县、红河州建水县、玉溪市澄江县等地区,最终看中江川县江城镇明星村的一块烤烟育苗场。李老说:“这块地是我用脚走出来的。吸取前四次搬迁基地的教训,我到江川抚仙湖时,每天靠一张地图,沿湖步行,认真寻找大花蕙兰生长宝地,走了好多天,才决定在明星村‘定居’的。”2004年底,他仅把四女儿留在老家,便带着另外三个女儿和妻子及以前公司元老来到了云南,大家把种苗、生产设备等所有家当全部运到明星村并注册公司后,全身心投入到基地建设中。第二年冬天,江川金兰园艺公司生产的几千盆大花蕙兰首次在昆明斗南花市登场亮相。在零售市场上,该公司的大花蕙兰经常被贴上“日本进口”、“韩国进口”等字条,其批发价从160元/盆涨到了600元/盆。这年,韩国客商到云南考察时,得知这些花实际上是一个中国老人种的时,不相信这事,坚持要到基地看看。“来到我的基地,我热情接待他们,关于生产和销售的经验,我坦诚相告,和他们真诚交流。云南是全国大花蕙兰最好的生产地,有望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大花蕙兰生产中心,但光靠一两家企业是不可能做大做强这个产业的,同行之间需要更多更好的交流和切磋,共谋发展,而非互相排斥。”李老说,“此后,我到一些韩资和日资企业买苗、参观时,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冷漠,把我赶出大棚的事也不再发生,我成了他们的朋友。”此后,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李”。

    说起今后的打算,李老一脸自信地说:“往大处磨。”拍拍裤脚边的泥巴,他继续说:“每天看到自己精心栽种的花苗,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心情特别愉快,但每想到这些品种都是外国人所有时,就觉得特别不服气,为什么人家拿我们的原始种质资源能培育出那么多漂亮的品种,而我们天天守着丰富的花卉资源,却不能培育属于自己的新品种呢?所以,下一步打算先从种苗组培入手,然后尝试培育新品。希望有生之年能在自己喜爱的大花蕙兰品种研发上有所建树。”

编辑:红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