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农花木张福增:我们花木合作社的土地流转经
来源:商丘日报 作者:刘向宇 张 辉 日期:2008-11-13
中国园林网11月13日消息:“2005年100多亩,2006年300多亩,2007年700多亩,2008年1007亩。这就是我们过去4年的土地流转面积。”11月6日,永城市三农花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福增介绍说。
三农花木成立于2005年,它从当地农民手中集中成片租赁土地,种植、培育、销售苗木花卉。现在,好多村的农民派代表找到张福增,要求三农公司前去租赁他们的土地。“农民尝到了甜头儿。”张福增说。 300元和1000元 “农民各家种各家的地,一年还剩不了一季秋粮。但如果租给三农公司,每亩年租金是1000元。”永城市演集镇洪井村的石同彬和几位老乡一起算了一笔账:种粮食,一亩地一年收两季,夏粮麦子和秋粮玉米各500公斤,按照目前的粮价,收入1600元左右。成本方面,用收割机收麦40元,耕地播种四五十元,复合肥、碳铵、尿素等得将近300元,还有灌溉、喷药、种子等各种开支。收支相抵,即便不算人力投入,每亩地每年能剩五六百元就不错了。“以前闲着也是闲着,现在随便打个短工,一天能挣三五十元。”一位老乡说,说实话自己种地不挣钱。 如果把地转包给三农公司,每年6月30日就可以按照每亩1000元的标准领取租金,洪井村有130多位村民和300多亩土地与三农公司签订了20年的合同。“之所以签20年,是因为1998年法律规定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但我们签合同时已经快过去10年了。”张福增解释道。 几位老乡介绍,洪井村准备主动进行村庄的宅基地整治,再腾出五六十亩空地,一次性转包给三农公司,增加村里收入。种植苗木仍然属于农业用途,并未突破“农地农用”的限制,因此洪井村才能放心大胆干。 大部分农民参加合作社 “花木培育拖累人,一年四季,得不断拾掇。”张福增指着身后数百亩金叶国槐林说,“栽苗得挖坑,销售时得刨出来。还有剪枝、配药、施肥、嫁接、包扎树皮上的伤口等,非常繁琐。” 这些活儿,都是由当地农民完成的。男的每天工钱35元,女的25元,懂点技术的每天50元。洪井村几乎没有外出打工的,在树林里干活,平均一个人每年能挣5000元左右。 同时,三农公司在土地流转涉及的几个村庄分别组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要是村里的农民,谁都能入股,不光能入资金股,还能入土地股。 洪井村的资金股10万元一股,土地也比照这个标准计算。比如10亩地,年租金1万元,如果承诺10年内不要租金,就可以在10年内把这10亩地算成一股,参与分红。 “去年市场形势好,一个股分了5万元左右,今年要求用土地入股的农户就多了。”张福增说。土地入股的农户一般不到1/3,大部分出于对市场风险的规避,更愿意收取固定的租金。 不管是资金股还是土地股,大部分农民都参加了合作社。截至到今年6月底,入社会员1137人,农户376户。 “我们公司成立比较晚,但发展非常快。”张福增说,去年销售额有800万元,今年将突破1500万元。因为三农公司能够利用集中连片的土地流转优势,联合科研院所,使产品上规模、上规格、上档次,提高亩均产值。比如金叶国槐,一亩地种400棵,经过3年生长,每棵价格300多元,每亩10余万元,平均年产值3万多元。“一家一户没有销路。”张福增说,“这样也满足不了大规模绿化工程的需要。” 张福增也有顾虑,“我们在土地上投资很大,将来20年到期后,产权归属应如何明确呢?” 编辑:栀子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