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第一桶金More...
·王志国:独特花卉工艺品赚得百万..
·韦志祥:把泥巴“卖到”世博会
·孙进存:帮苗农找市场 在乡下学创..
·大学生回乡创业开辟一片新天地
·刘荣华:成立花卉苗木合作社富群..
·张毓:小野花做成大事业
·七个大学生让玫瑰会“说话”
·陈建峰:室内花卉租赁业“钱”景..
·朱彦辉:“花公子”的“花样事业..
·连云港大学生村官创办股份花卉园..
前车之鉴More...
·名贵桂花树一夜被砍 谁下的黑手
·二十八棵“超高”大树被卡桥洞,..
·六安:230亩基本农田变园林
·义乌:一花木种植户获19万元保险..
·云南黄莺花被禁种5年,今正本清源..
·千万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百万兰花遭劫 贼人疑是“回头客”..
·花卉消费暗藏玄机
·心仪别人盆景盗来种在园中 该罚
·“天鹅”登陆海宴镇 重创花卉种植..
经典案例More...
·花卉大省云南建设花卉研发中心
·走 去新都种花创业
·顺义:鲜花构筑美好生活
·共兴:建四川东北部的“花都”
·北京大兴花卉厚积薄发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迅猛 获36个植物..
·花博会:灿烂前景 堪比花红
·花乡草桥的顺义新家
·花卉经济在荷兰
·许昌鄢陵名优花卉种植巧用天时趋..
  园林商人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冯春风:把黄桷兰销到北美去
来源:宜宾晚报  作者:车燕  日期:2009-10-12
    青山绿水、花团锦簇、小桥人家…….这不是“世外桃源”,而是宜宾县蕨溪镇光华村的真实写照。近日,记者在蕨溪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这个依山傍水的光华村。通往村子的小路两旁栽种着桂花、黄桷兰等树木,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花木掩映,装点得分外美丽。

    工作人员说,如今美丽的光华村还得感谢冯春风,是他带动村里几百户人种花卉苗木致富,还牵头成立了花卉苗木协会。走进冯春风的苗圃,仿佛走进了绿色的植物海洋,清新的空气中,洋溢着沁人心脾的黄桷兰香。

    “黄桷兰是我的最爱……”今年54岁的冯春风向记者讲述起他的故事。

    勤学苦钻技术

    当年因文化大革命,冯春风只读完小学二年级,就回家跟着父母种庄稼。“当农民也要有文化,懂科技才行。”在种庄稼期间,冯春风还想方设法自己自学科技知识。

    1980年,西南农学院、宜宾农校的学生来到蕨溪镇实习,冯春风在协助这些院校的师生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也跟着学习旱制水稻秧苗等技术,渐渐让自己的农业技术知识充实起来。尽管学习的时间很短,冯春风通过多年在农业生产中勤学苦练,成了当地有名的农业技术土专家,还被县农业部门聘为甘蔗技术员。

    “香”出庭园经济

    土地承包到户后,冯春风家分到4亩多田地,尽管年年勤劳耕种,粮食丰收,但家庭经济收入并不高。一次,冯春风进城办事在书店看到一本名为《巴蜀庭院经济》的书,他买下认真读后,便买了两棵黄桷兰树苗和几株月季栽种在自家院坝里。

    1985年,两棵黄桷兰树开出了满树的花,他摘下花拿进城卖。“当时五分钱一朵,两棵黄桷兰树一年可卖几十块钱,相当于一些机关干部当时两个月的工资。”冯春风回忆说。

    尝到了种植花卉甜头的冯春风,觉得发展花卉植物很有前景,便订购了不少关于花卉的报刊和科技图书学习。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了《由庭院经济发展到庭园经济》这篇文章,深入启发,便谋划着扩大种植规模。

    冯春风确定走发展庭园经济的路后,又引进了大量的观赏植物栽种在地里。1993年,在镇、村干部的支持下,他承包了20亩土地发展花卉苗木。1999年又承包了50亩地,到现在他已发展了上百亩种植有上百个品种的花卉苗木地。“黄桷兰是主要品种,现在种有三四万株。”冯春风说。

    欲销北美市场

    在冯春风的带动下,光华村已有400户村民种植起了花卉苗木。花卉苗木成了光华村的主要产业。花卉苗木除了在川内销售外,还远销重庆、云南、贵州、黑龙江等省市。2004年在镇政府的指导下,冯春风牵头成立了蕨溪镇花卉苗木协会,他被推选为会长。

    冯春风一次外出乘车途中,捡到一张别人丢弃的报纸看,上面刊登一篇介绍中国苗木如何进入北美市场的文章吸引了他,读完后他望着车窗外,又开始筹划如何把光华村的黄桷兰销到北美去。

    “北美市场对黄桷兰的需求大,但要出口,生产基地还要取得国家农业部的认证,苗木的根系要符合出口的有关标准。”冯春风告诉记者。目前,他又在忙着研究怎样使黄桷兰苗木在高温、温度大的环境中,长出符合出口标准的根系。
编辑: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