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沭阳县花木营销花样翻新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沈建华 陈兵 日期:2010-12-7
“鲜的制成干的卖。”干花生产是沭阳县的新兴行业。一些花木经纪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习干花加工技术,将龙桑、曲柳、银柳等花木加工成五颜六色的干花出售。新河镇解桥村的农户周猛,雇人将每枝0.3元的曲柳剥皮、脱水、染色,制成干花,每枝销售价达1.2元左右。目前,全县用于加工干花的曲柳、银柳等面积有6000多亩,每年干花生产量6000多万枝,纯收入五六百万元。新河镇解桥村花农魏良明种植100多亩曲柳,仅卖新鲜曲柳一项年收入就达15万元。
“做大市场坐地卖。”近年来,沭阳花卉苗木产业初步形成了以苗木基地为依托,以公司为龙头,以市场为窗口,以经纪人为纽带的花木产业链。在近300家花木企业、760多个种植规模在50亩以上的专业户和具有相当资质的53家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的带动下,建在家门口的大市场,引来国内外客商云集。占地430亩的沭阳花木大世界,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的花木交易市场,有各类花木交易摊位1000余个,2009年交易额达4.02亿元。新河镇周圈村的苗木交易市场,2009年交易额达3亿多元。
“不出家门网上卖。”沭阳花木生产有500年历史,花木品种有3000多个。上世纪末,花农卖花还大都是手提肩挑,人称“提篮小卖”。如今花农已经从一张嘴两条腿转变为“人在家中坐,信息网上传,生意电脑谈”。农户自建花木销售网站已成了一种时尚,全县农户建起的花木销售网站有近4000家。新河镇周圈村的花木大户张继东自建的专业网站,一年实现网络花木销售额800多万元。从1999年开始,沭阳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花农上网工程”,目前,全县60%以上的花木种植大户和花木经纪人家中拥有电脑,全县去年网上销售额已突破12亿元,涌现出网上卖花大户4000多户。
推荐阅读:
宁夏花卉苗木产值逾4亿 产值年均增速20%
棕榈园林:把小苗圃做成大生意
一男子雇工人和吊车狂盗绿化树 价值达10万元
宝鸡自强中专南路近百米绿化带被毁 分页:[1] [2]
编辑:王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