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第一桶金More...
·李和英:鲜花芬芳创业路
·珠海迎春花市 大学生PK花农卖年桔..
·郭杰:成就创业梦想
·屠樑:卖几元钱的“植物组培” 月..
·大一学生勇夺越秀花市标王 看好年..
·燕丽亚:下岗女工开花店 成功创业..
·熊新云:种植花卉 成就致富之路
·尚天晴:传承民族艺术的“花孔雀..
·徐立盛:要做现实版开心农场
·沈一鸣:巧手编出“美丽事业”
前车之鉴More...
·冰岛火山灰“吹败”肯尼亚玫瑰 5..
·旱灾波及花卉 西昌鲜花价普涨5到..
·云南大旱或致花卉减产近半
·内蒙古:花商出售前做手脚 盆栽花..
·陈家哥俩把邻居苗圃当“开心农场..
·老农砍自家81棵树未报批涉嫌犯罪..
·深圳商人惠阳千株花木遭摧毁
·为占小便宜 一棵红豆杉 五人被判..
·玉溪元江县10万株百合不长苞 花农..
·窦进刚:种树遭遇忽悠 法律讨回公..
经典案例More...
·山东沂州:海棠花卉销售收入达3...
·昆明海关开通鲜花“高速路” 30分..
·海宁花卉,播“种”世博
·四川:无论大小 苗木行情集体火爆..
·宁夏泾源苗木产业实现“山绿民富..
·银川大新镇:百万风险基金补贴 花..
·保定新建安村:土里刨出“金疙瘩..
·陕西周至容器松柏苗木走俏全国
·银川:“西北花都”兴庆区花卉种..
·山东:水城海棠香飘世博会
  园林商人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王同建:城里人的乡下“淘金”路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陈伟  日期:2010-4-28

    1982年的一天,河南省濮阳县城关镇城隍庙村来了一位城里人——濮阳市第三建筑工程安装公司的职工王同建,他提出要承包城隍庙村沿金堤附近的荒地。村干部一听可高兴坏了,这可真是“瞌睡了给个枕头”。为啥?因为政府一直催促村里复耕这些荒芜的土地,村上也是大会吆喝小会喊地动员,但无奈村民疼惜种子,谁都不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正为交不了差而急得焦头烂额的村干部,听了王同建的话激动得一把抓住他的手,想也没想就爽快答应下来。当王同建诚惶诚恐、小心翼翼地接着再询问需要交纳多少租金时,村干部更是迭声说:“啥钱不钱的,你只管大胆地种就得了,我们一个子儿都不要!”

    王同建难为情地说:“怎么能白种你们的地呢?租地交钱,天经地义。”经过协商,王同建用300元一次性承包了城隍庙村36亩荒坡种树,承包期为10年。

    拿着合同的王同建,其实心里压力很大。就在来城隍庙村之前,他和妻子就为租地的事发生了一场激烈冲突。

    一个星期前,王同建到濮阳县城办事,路过金堤,看到大片荒芜的土地连连惋惜,为啥当地人不在这儿植树造林呢?放下手头的事,拐到附近的村子里一打听才明白——大堤根的土地比较贫瘠,种庄稼收成低,没有人愿意干这份“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哪有不下蛋的母鸡?土地贫瘠咱可以追加肥料改良,到时候种上大片的树,三年五载后,收获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王同建越想越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和妻子商量,没想到妻子当头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家乡下人都还挤破脑袋地争着往城里淘金,你倒好,城里人却往乡下跑。再说了,就算真的如你说的那么好,那人家当地人是干啥吃的,好事还轮到你嘴上?”一句话,坚决不同意!

    然而“一根筋”的王同建认准了的事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他背着妻子一声不吭地一个人来村里“谈判”,想用“先斩后奏”的招儿说话。事实却也如此,当看到丈夫手中那张赫然盖有鲜红印章的合同书时,妻子不禁长叹一口气:“既然生米都煮成熟饭了,我还能有啥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呗。不过,今天咱也先把丑话说到前头,到时候后悔了可别埋怨我没提醒你。”

    踌躇满志的王同建开始淘人生的第一桶“金”了。他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先是找来推土机平整坑坑洼洼的土地,然后全部种上桐树,他认为桐树适应能力强,不用细心管理就能自然生长。谁知这里的土质贫瘠且不吸水,辛辛苦苦种的树,长到碗口粗细的节骨眼儿上,被一场大雨几乎全部淹死。

    怎么办?王同建没灰心,刨掉所有的死树,进行复耕。这次,他同时种上了农作物,本以为只要上足肥料,粮食就会丰收,由于一亩地追加了250公斤尿素,结果庄稼全被烧死,当年颗粒无收。 

    1992年,由于单位不景气,王同建下岗了,不过这对他来说倒也成了一件好事——结束了两头跑,两头都干不好的局面。

    王同建和村里续签了承包土地的合同,小麦烧死后,立刻买来西瓜种开始试种,同时在瓜田里套种白萝卜。这下好了,当年正赶上市场的好形势,一季下来,抛去各种开支,净赚6万元左右,他终于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8年,濮阳县掀起植树造林的高潮。那时,本地还没有优质速生杨树苗,从外地引进树苗不但成本高,而且成活率也比较低。县林业局的负责人找到王同建,建议他培育树苗,并给他提供全方位服务。一下子又勾起了王同建那份未了的绿色梦。由于这次握有林业局这枚“尚方宝剑”,他再一次满怀豪情。这一次,妻子没再拉他后腿,而是给予坚定支持。当年,他从山东冠县引进三倍体毛白杨树种,还去北京引来107速生杨树种,培育树苗100亩。一年下来,王同建仅卖树苗的收入就达100万元。

    尝到甜头的王同建又开始找村里签合同,投入更大精力大面积植树造林……

    20年一晃而过,王同建这个城里人终于在乡下实现了自己的“淘金”梦。沿金堤附近,他种下的近千亩绵延的绿绸带,所创造的生态效益、生态价值,远远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

编辑:于会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