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 商人专访 | 经营之道 | 第一桶金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商贸首页
商人
搜索
商人专访More...
冯纪忠:远去的大师 94岁的获奖者姓 名:冯纪忠
简 介:    冯纪忠,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
>>详情  
王燕:我用博客点“花”成金姓 名:王燕
简 介:    王燕:四川日香桂种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
>>详情  
张锦秋:藏起文学梦 迈入建筑行姓 名:张锦秋
简 介:    张锦秋,女,教授级高级建筑师,1936年..
>>详情  
周建桥:要做中国花卉业的尤努斯姓 名:周建桥
简 介:    周建桥,如得控股集团董事长,高高个子..
>>详情  
最新商人
·郝光宗:为保护古树而辛苦奔走
·寇华东:借贷10万揽工程  3个月后..
·冯焕娣:创业从4亩的花田起步
·冯纪忠:远去的大师  94岁的获奖..
·冯小叶:创业,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张克忠:“小”荷花做出“大”文..
·周泽智:花艺杂家 格物致美
·吴晓燕:时尚竹林之主
·王燕:我用博客点“花”成金
·吴志元:打造合肥最牛现实版“QQ..
  园林商人首页 >> 园林商人 >> 刘国田
刘国田:印染老板华丽转身成苗木大王
个人简介:

    刘国田,山东省潍坊昌邑市柳疃镇刘家车道村人,木匠出身,首届潍坊十大环保人物之一。他靠印染行业“发迹”,后带领乡亲们走上绿色致富路。他自掏腰包建设绿博园。近年来,他专心于“变废为宝”的技术研究,实施污水资源化处理工程,建成了“无味的”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印染污水的零排放和循环利用,综合利用的垃圾处理厂也正在建设中。

 
主要事迹:

    投资亿元却躲在幕后的绿博园主人

刘国田在指导苗农管理金叶国槐。

    记者一行在刘国田的带领下,乘车穿行于一个又一个苗圃间,来到景色如画的绿博园后,欣喜之情油然而生。

    踏入绿博园顿感神清气爽,1万多平方米的全天候温室内,来自世界各地的稀奇树木,葱茏喷绿,繁花绽蕾吐艳,风情万种的树姿,妩媚妖娆的彩叶,簇簇相拥的佛肚竹,曲折蜿蜒的小径,花草相间处,不时袭来阵阵清香……

    刘国田告诉记者,自从爱上苗木行业后,他养成了一种“癖好”:每次出国都会满世界寻觅那些珍奇苗木的幼苗或种子,能收集到的“绝不错过”……

    在绿博园的热带植物馆,他指着一棵外形光泽亮丽,树干高大弯曲的红褐色灌木对记者说:“这是伊拉克沙枣,它可是我前几年不顾个人安危,从战火纷飞的国家请来的宝贝呀。”

    绿博园内水帘飞溅,倍添灵性,鱼儿溪中欢悦戏水,潺潺溪流穿越小桥欢歌而去。如今,刘国田在绿博园先后投入资金上亿元。“现在,绿博园已被评为AAA级国家旅游景区和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仅2009年上半年,绿博会接待国内外游客就超过80万人次。”随行的绿博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聊绿博园的故事,还得从绿博会开始!”刘国田说,“在昌邑建个绿色的园子,让大家过来坐坐,唠唠家常,做点买卖,这或许就是绿博会的创建初衷。”

    2003年,昌邑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办山东省(昌邑)苗木交易会,这吸引了刘国田的目光,他觉得应该趁这个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昌邑的苗木。于是,已拥有万亩苗圃的他毛遂自荐筹建绿博园。他先后投资2200万元,建设了面积4000平方米的苗木交易大厅和1.2万平方米的展示大棚,绿博园向公众免费开放,所有场馆设施供政府举办会展,免费使用。

    这一年,首届苗木交易会一炮走红,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苗木客商的目光,3天内苗木交易额就达1.32亿元,昌邑由此作为江北苗木基地声名鹊起。

    寻到开启市场之门的“金钥匙”后,当地政府信心倍增,2004年,又争取到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的举办权,两年后,中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从北京移师昌邑,双会合一。这样一来,绿博会渐渐成了专业性的绿色高端峰会,国内外客商纷纷赶来。

    如今,绿博会把昌邑变成了江北苗木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技术推广中心,已连续举办了7届绿博会和3届中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累计参会人数60多万人,苗木交易额达20亿元。

    而刘国田这个躲在豪华盛景幕后的低调者,正是绿博园的主人。

    “首届绿博会开幕的时候,刘国田甚至没有上主席台,后来即便被人‘拽’上场,他也是执意站在主席台最侧边。”于敬之局长向记者笑着回忆起刘国田的那些趣事。

    一个眼里只有宝贝没有废物的环保专家

    今天,人们对刘国田更熟悉的身份已由“印染大王”变为远近闻名的“苗木大王”,角色转换的过程,正是他环境意识不断提升、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的过程。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统一,如今的刘国田又迷上了“变废为宝”的环保技术研究。

    蒙蒙细雨中,记者一行随刘国田来到了他设计建设的污水处理厂。

    “节能减排,降耗增效,利国利民利己。”刷在污水处理厂办公室外墙上的这14个大字,显得特别耀眼醒目。

    印染是个污染较重的行业,为了对印染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刘国田到许多国家去参观考察过。可在他看来,那些国家的环保技术都不完善。在美国夏威夷污水处理厂,刘国田惊叹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跟清水没什么区别,这给了他很大触动,但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太大,运行费用也相当高。

    他在取人之长的同时,总是想能不能有一种投资不大、处理效果却很好的处理方式?能不能有一种不产生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于是,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他开始钻研起印染污水资源化的问题来。

    2006年,刘国田组织科技人员对企业排放的废水废物的再利用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在原有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并于2008年12月竣工运行。

    “目前,我们的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18亩,日处理设计能力1.5万立方米。”刘国田介绍说。

    记者见识过国内外许多污水处理厂,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不论哪一类污水处理厂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大老远就能闻到一股特殊的味道。但是刘国田设计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却一点难闻的气味都没有。

    “我的办公室下面就是厌氧池,都知道厌氧反应会释放大量的热,所以说,我是一个坐在‘炸弹’上办公的人啊!”在污水处理厂的办公室内,刘国田指着办公室的地面,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笑声过后,刘国田带领记者参观他的污水资源化处理工程。在这个污水处理厂里,首先对污水进行厌氧处理,产生沼气,再利用沼气发电供污水处理厂使用;而产生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热量,经过加工后能够作为燃料用于锅炉使用;对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经过生化、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可以继续被工业使用,实现了印染污水的零排放和循环利用。

    他告诉记者:“印染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经充分厌氧处理而产生沼气,每立方米污水产生沼气约为0.8~1立方米。沼气是清洁的能源,产热量为2.3万多千焦/立方米,每立方米沼气发电约为两度电。”

    “其实,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虽然处理达标,但如果污泥不处理好,就相当于把污染进行了转移,因此,我们把含有大量氮、磷、钾等有机物的污泥,用于花卉树木以及园林绿化。在对污水进行回收利用的同时,还成功将处理后剩余的泥渣制成了印染车间锅炉使用的燃料——煤球,我们现在光制煤车间就有3000平方米,实现了废物利用。”

    至于煤球具体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燃烧效果如何?刘国田介绍说,设备对污水进行厌氧、吸附等处理后,将中水回收利用在了车间生产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沼渣、污泥也经过进一步沉淀或挤压机将污泥提取出来,经过晒晾与粉碎,最终制成了锅炉燃烧使用的燃料——煤球。

    这种煤球的投入使用,丝毫不影响燃烧效果,且降低了煤炭使用量,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谈起这一系列的废物利用,早已视废物为宝贝的刘国田笑称:“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为进一步达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刘国田和他的伙伴们经过对昌邑城区的垃圾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全市每日产生垃圾达300多吨。如何将这些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并合理利用,刘国田又开始了新的钻研。

    “我要按照目前生产生活垃圾的收集量及发展规划,建设一座垃圾处理厂,预计投资7000万元,设计一期处理能力为300吨/天,计划明年‘五一’前后建成!”刘国田说。

    在他的眼里,没有废物这个概念,废物都是可利用增效的“宝贝”,都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看到废气跑到天上,污水淌到河里,我就心疼,这都是钱啊!如果大家都能从‘三废’中取出钱来,谁还会排污?那我们的环境不就好了吗?”刘国田说。

    采访札记

    为这样的农民而自豪


    刘国田是什么人?算什么身份?采访结束,在作别小城昌邑的路上,记者不断思索着这个问题。

    “神奇”的人?在他的带动下,几年间创造了全市苗木种植面积从2000亩猛增到10万亩的传奇。“真实”的人?在这个学历崇拜的时代,却从不回避自己的初中学历:“本人没有必要造假!”。“怪异”的人?作为拥有2000多名员工的老总,却“已有18年不签字了”。“低调”的人?第十一届全运会选农民火炬手,他成了不二人选,而他获悉后却一笑推掉。“西化”的人?刘国田现在一对儿女,儿子在读大学,女儿自己做小生意,而他却明确表示,只给孩子分配点“创业资金”。

    他像一个天生的艺术家:绿博园、状元楼从总体布局,规划设计,到具体施工,无不流露着他的艺术天赋;他也像一个专业的环保专家:污水处理厂的一系列循环经济链,“三废”的综合利用,无不体现着他对节能环保技术研究的痴迷。

    印染大王、苗木大王、环保专家、艺术家,而归根结底,他是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位农民。我们为国家有这样的农民而自豪,我们看到,这个多重身份下的山东农民,他的传奇,他的精彩正在继续……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周雁凌 季英德 周群锋)

    推荐阅读:

    李允强:十年“牡丹江湖”路

    丁水金:从农民到千万富翁的传奇人生

    王慰洲:独辟蹊径,将桂花卖到国外去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