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人专访 | More... |  |
|
 姓 名:陈跃中 简 介:陈跃中(David Chen):易兰(亚洲)规划设.. >>详情
 姓 名:史建华 简 介:史建华,毕业于东南大学民建专业,被誉为“.. >>详情
 姓 名:陈汉农 简 介:陈汉农,年近70岁,早年是木雕工艺的能工巧.. >>详情
 姓 名:孟兆祯 简 介:孟兆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园林教育家、.. >>详情
|
 |
|
|
|
 |
欧阳生:七年坚守 古稀老农剪不断的“桢楠情” |
 |
个人简介: |
欧阳生,今年76岁。七年前,试种桢楠。七年中,舍尽所有,身心投入,以致疾病缠身,家徒四壁,身陷困境。苗子长壮了,身体垮下了,老人倔强而又无助的眼神散落在了那片相依七年的桢楠树上,依然是不离不弃。 |
|
 |
主要事迹: |
捡树种 辛酸冷暖“我自知”
桢楠是珍稀树种,生长慢。在欧阳生的记忆里,民间早有桢楠“遇水难浸,遇火难烧”的美名。
然而,培育桢楠并非易事。欧阳生吸取一些花木种植户种桢楠失败的教训,又走州下县多次求教市、区园林技术人员后得知,“桢楠适合用种子培育较易成活。”
种子哪里来?欧阳生作出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捡。从2002年下半年起,整整6个月,欧阳生背上挎包,行程千里,在江安、叙永、兴文、江阳等自己曾经跑过的周边县区开始了“翻山越岭寻种记”。
白天吃干粮,晚上寄宿朋友家。一开始,在山上找豌豆粒般大小的桢楠种,无疑大海捞针,“有时一整天也找不到一粒种子。”欧阳生说,“听人讲,从鸟儿粪便里排出的桢楠种子最易成活。这就是有的地方原本没有桢楠,却也能长出桢楠树的道理。”
“桢楠一般生长在山间小溪或小河两岸。”爬山涉水,半年折腾,欧阳生捡回的桢楠种足以下地,也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现在几十米外我就能断定一棵桢楠树下面有没有种子。”欧阳生对自己的收获至今感到自豪。
育幼苗 精心呵护“心如丝”
从家人的反对到冷遇,2003年正月,欧阳生开始播种希望。
“一个冬季,捡回的桢楠种子全是用湿河沙小心储存起来的,以保证均匀而充足的水分,提高发芽率。”这是欧阳生在实践中琢磨出的桢楠习性之一。其二,桢楠幼苗要在夏至时栽种,那时气温高,雨水多,走根快。
双才村山多地少,人均半亩多田。桢楠育苗要选择田块。“以田块干种桢楠这件毫无好处的事。”欧阳生因此而遭到原本拮据的家庭的强烈反对。为此,欧阳生不顾年老体衰,自立门户,以每亩一年500斤谷子的代价租下4亩多干田。
撒下种子,欧阳生一门心思扑在苗圃上。桢楠发芽慢,杂草生长快。每天,欧阳生都勾着身子,艰难地蹲在苗圃里,一旦发现针尖大的杂草冲出泥土,就赶紧拈掉。“如果不及时除掉,草比苗子长得还快。”遇上夜降暴雨,欧阳生再黑也要扛上锄头,去疏通排水沟。欧阳生说,“移栽的五、六亩桢楠,锄草、施肥、排水全是我一人打理。而一个壮年劳力,最多也就能管理两亩花木。”
恋上桢楠,欧阳生失落了亲情,但苗子种活了百分之七十,近6000株,个人拥有桢楠苗数量几乎成了泸州市之最。老人苦涩之余,也很满足。
推荐阅读:
王华明:一花独放不忘春色满园
张京宏:苗圃经营“三化”效果好
檀馨:精彩园林人生路
王海存:打造南阳湖畔“翡翠明珠”
分页:[1] [2]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