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江苏:24小时身价抬高 常州花木剑指产业“航母”

来源:常州晚报  2013/1/7 12:51:35

江苏:24小时身价抬高 常州花木剑指产业"航母"

239省道嘉泽段,时刻处于一种忙碌的状态,往来的车辆卷起些许尘土奔驰远去,车上装着各色花卉苗木。这些花木,有的是被运进夏溪花木市场的各个商铺,更多的,则是已经被外地的客商买下,被运往全国各地。最多不超过24小时,它们的身价将被抬高一截,走进市民家庭、办公场所,装扮城市的大街小巷。

世华花卉:来自台南的蝴蝶兰种植专家

从种苗到成品,蝴蝶兰要换6次容器,而不需要一丁点土壤。

用筷子夹绿豆,是工人们培训的一项内容。

这个冬天,也许将让李立暐终生难忘,习惯了台南温暖冬季的他,对常州冬天的湿冷非常不适应。当记者在一个冬日的早晨来到世华花卉的时候,总经理助理李立暐早已裹着厚厚的羽绒服等在公司门口。

世华花卉专营组培生产蝴蝶兰,从创立到现在已经有30年的时间了,常州的公司也是他们继台湾、广东、湖北之外的第四个基地。之所以选择常州,李立暐的父亲就是看中了这里的产业环境——有夏溪花木市场这样的客商集散地,也有各种实力很强的花木企业,大家共同将这里的市场氛围烘托了起来。同时,看中这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常州的区位优势相当明显,处于长三角的中心地带,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到周边任何一个城市都很方便。

讲起世华花卉在培植蝴蝶兰方面的经验,李立暐逐渐忘记了寒冷,他带着记者对蝴蝶兰组培的全过程进行了一番了解。

为了组织培养蝴蝶兰,世华花卉专门在常州建立了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的专业组培室。从一朵幼苗到最终上市,一株蝴蝶兰要经历大约2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工人们会经常给蝴蝶兰更换器皿,从母瓶到中母瓶再到子瓶,再换到小盆、中盆和大盆,这就像是一个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漫长过程。随着现代培植技术的发展,直到上市前,这些蝴蝶兰都不会粘上一丁点土壤,世华花卉已经可以做到完全无土化培植——从母瓶到子瓶的阶段是在培养基里培植的,从小盆到大盆阶段,是在水草里长大的。有些客户对产品有特殊需求的,世华花卉还会采用木屑培植蝴蝶兰。

每一次换瓶或换盆,都是对操作工人的一次考验,而且,越是花苗小的时候,分拣起来的工作就越难。为了让工人们能够尽快适应这种工作,李立暐经常会组织工人进行培训,其中一项内容就是用筷子夹绿豆,以提高工人工作时的精细程度。

目前,世华花卉的蝴蝶兰品种有260多个,产品以出口为主,其中日本占了60-70%,其余的大多销往美国和欧洲,最远的买家甚至是来自南半球的南非。

冠台农业:每一个创意都孕含着商机

带来了岭南热销的红粗肋草,谁会嫌喜庆的气氛太浓呢?

还有,蝴蝶兰一年四季都能开花?酒店里的装饰花能不能换成真正的鲜花?

和李立暐一样,蔡焕标也来自宝岛台湾。作为冠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蔡焕标长期驻扎在金坛薛埠镇的江南孔雀园,这里有冠台的温室大棚基地。和很多花卉企业一样,冠台的主打品种是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蝴蝶兰,而且他们还有自己研发的拳头产品——在连云港的组培室花了两年的时间培育出来的新品种“东海龙王”。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除了比别人高出一两个档次的拳头产品,还必须经常推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花卉种类,这样才能多点开花。在冠台的大棚里,记者就发现了一种看起来很奇怪的植物。这种只有红白相间的叶子而没有花朵的植物,叫做红粗肋草,在台湾和广东,它也被叫做红吉祥粗肋草。每逢年节的时候,人们都喜欢在家里摆放上几盆红粗肋草,为节日增添一些喜气,讨个好彩头。在广东,每一盆红粗肋草的价格大概是300元左右,但仍供不应求。蔡焕标说,虽然江南和岭南在很多过年的习惯上不同,但谁都不会嫌喜庆的气氛太浓,因此,假以时日,红粗肋草在长三角地区的市场,肯定不会比珠三角差。

这就是蔡焕标的生意经。其实,他为冠台所描绘的盈利宏图里,与别家不同的产品不止有红粗肋草。比如,冠台正在研发一系列蝴蝶兰品种,在全年的任何一个时段,消费者都可以买到开花的蝴蝶兰,“这样就可以占领每一个节日的市场。”蔡焕标说。

何止是节日的市场,在蔡焕标的心里,各家酒店也已经被划定为“进攻目标”。“我发现很多酒店里的装饰花都是假花,为什么他们不能换成真正的鲜花呢?”蔡焕标调研了很久发现,不少酒店为了防止客人的破坏,刻意选择了假花,但如果鲜花放在客人既能看到又碰不到的地方呢?为此,他设计了一种近乎完全封闭的透明玻璃罩,在罩子里,鲜花可以在保温保湿的环境下生存6个月,“这样一来,鲜花就有了市场,酒店可以免去清洗假花上灰尘的麻烦,又能让客人看到每个季节最时令的鲜花。”

推荐阅读:

西藏:沙丘退缩 地披绿装雅鲁藏布江“驯沙记”

重庆綦江:借绿数十万亩 经济林成“绿色银行”

江西新建:厚田乡从“治沙”到“用沙”的生态之路

处处天然氧吧 海南认准走绿色之路

编辑: 三叶草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